请阅卷!四地政法委“进京赶考”的答卷奉上【首期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

2018-12-18 08:10:24 来源:中国长安网

  导语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新时代各级政法机关的重要职责和重大使命。

  各地区纷纷发力,创新做法,总结了一些新招数,打造了一些新模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为市域社会治理这个重要理论课题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政法委

  “六招”化解千万事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第一人口大市,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的矛盾纠纷多发。几年来,我们坚持学习继承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市情民情实际,探索实施了“四层”、“三段”、“1+”、“多块”、“两助”、“四线”等“六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第一招,综治牵头,“四层”化解

  坚持以抓基层党建为统领,按国家标准规范搭建了市、县、乡、村“四层”综治中心,形成综治主导的立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

  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现了“个、十、百、千”全覆盖。在市级层面、12个旗县区、153个苏木乡镇(街道)、2324个嘎查村(社区)全覆盖建立综治中心。

  二是在基础建设上,实现了“四级八有”实体化。市、县、乡、村四层综治中心都建立了有制式标牌、群众接待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网格员、综治档案的“七有”实体机构和机制,同时建有综治信息化平台。

  三是在机制运行上,实现了“日、周、月、季”必调度。嘎查村(社区)实现“日常排查,及时化解”,苏木乡镇(街道)实现“逐周逐村排查,逐案逐人化解”,旗县区实现“月排查月化解月调度”,市级实现“每季度调度梳理一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诉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

  几年来,全市“四层”综治中心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51221件,化解148415件,化解率98.14%,深受群众认可和信赖。

  第二招,司法搭台,“三段”调解

  赤峰市设立了司法机关与人民调解在立案前、立案后、审判中诉调对接的“三段”调解程序。

  第一段:在立案前,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行政部门在司法机关设立的人民调解组织在诉讼前调解。

  第二段:在立案后,由法院与司法局联合成立的“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室”继续共同调解。

  第三段:在审判中,再由法官进行司法调解。确保调解工作贯穿于司法程序的始终。

  几年来,全市通过“三段”调解纠纷8591件,调解成功8568件,司法确认2982件,涉及金额9685 余万元,受惠群众8530人。

  第三招,行政主导,“1+”调解

  “1+”是指每个行政部门与人民调解组织共同调解行政纠纷案件。充分发挥行政部门掌握法律、法规、政策,人民调解员和调解组织了解民情、调解经验丰富两个方面的优势,行政部门与调解组织有机衔接使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有效弥补了行政部门化解矛盾纠纷时调解经验、方法和力量上的不足,消除了当事人对官方单方面的顾虑和误解。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1+”共调处行政纠纷1938 件, 其中涉及群众信访案件1659 起。

  第四招,依靠群众,“多块”调解

  针对民族性、行业性等矛盾纠纷化解难的特点,发挥乡贤能人在本民族、本行业的威信和影响力,指导其在基层组成“多块”调解组织,以群众帮助群众实现矛盾纠纷真正化解,切实达到“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目的。目前,“敖特尔调委会”“莫日格德”等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模式在赤峰市已经深入人心。

  几年来,全市通过“多块”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纠纷9572件,涉及金额9986余万元。

  第五招,义务代理,“两助”化解

  赤峰市注册成立了“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以律师为主体,聘请法律专家参与,以公益性、中立性、权威性的第三方身份,通过法律援助和生活救助的“两助”方式实现信访案件彻底化解。中心对政府交办、政法机关转办、信访部门和当事人委托及外地求助,且已经穷尽法律程序或信访程序的信访案件分两步化解。

  首先,由中心同信访人签订《息访代理协议》并进行公证,无偿为其进行法律援助。援助期内,中心代表当事人向有关方面反映沟通诉求,信访人停止信访。

  其次,对生活困难的信访人,中心依法向社会募集资金进行救助。信访人同意救助的,与中心签订《息诉息访救助协议》并公证;信访人违反协议,中心作为第三方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一年来,中心已代理、救助、化解29件“骨头案”“钉子案”。

  第六招,用足机制,“四线”保障

  建立“四线”保障机制,以机制保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全面化解。

  一是网格员保障线。全市铺设了“县、乡、村、村民小组”的四级治安网格15241个,招聘专兼职网格员达6万多人,全覆盖、无盲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千名干警送法下乡活动”保障线。按照一村一警原则,安排2324名政法干警以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指导治安防控的“督导员”等身份入驻基层一线,打通了警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经费保障线。四年市、县共拨付经费3.5亿元,使四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经费和工作人员的薪金待遇得到有力保障。

  四是综治责任制保障线。几年来市综治委分43次对县、乡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责任督导和追究,确保综治责任制得到严格落实,有力推动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我市通过“六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机衔接、联合发力,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社会治理水平也得到整体提升。与2012年相比,社会治安案件下降53%,刑事案件下降48%,矛盾纠纷总量下降28%。五年来,矛盾纠纷化解率均在98%以上,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超过97%。

  江苏省扬州市委政法委

  市域社会治理“扬州工”

  “天下玉,扬州工”,说的是闻名天下的扬州玉雕工艺,蕴含着“精巧构思、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内核。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要求,针对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秉承“扬州工”精神,打造了一批符合需求的“社会治理公共产品”。扬州市蝉联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公众安全感连续15年保持在95%以上。

  精巧构思——打造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体系

  “扬州工”讲究构思新颖、独具匠心。我们从社会末梢治理的角度构思,探索建立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体系,切实解决治理资源分散、基层头绪繁杂、科技手段滞后等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面上统筹。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政法委主抓主推,同步推进以服务“人”为主的网格化和以管理“物”为主的精细化两大建设,统一划分网格,统一配强人员,统一资源整合,统一信息采集,统一服务标准。加强“平安扬州云”建设,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村的政法专用网络体系。

  条上整合。组织协调公安、城管、民政等26个部门,将原来归属“条线”上的治安、市政、市容、安监等相关事件、部件整合到治理平台,将972名公安流动人口协辅人员、253名城管“啄木鸟”队员整合进专职网格员队伍,将社会治理经费整合到县、乡专用账户,聚合治理资源,形成“拳头”效应。

  点上实施。全市共划分5696个网格,平均每个社区(村)4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4326名,每名网格员一台保密手机终端、一张任务清单、一份工作指南。网格员密切关注、排查网格内“人”“物”情况,及时上报情况,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一年来,收集上报434万条信息,化解1352起矛盾纠纷,整治318个安全隐患。

  精雕细琢——打造市级综治法治指导协调中心

  “扬州工”追求精雕细琢、精心打磨。为切实解决市域治理条线难“整合”、部门难“统领”、突发事件难“应对”等问题,近年来,我们经过精心打磨,探索建成全省首家实体化运作的市级综治法治协调指导中心,其工作规范被国家标准委吸收为国家标准。

  线上线下协调联动。中心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接入综治各部门数据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平安扬州、政法大数据、扫黑除恶等工作专班入驻中心,协调运作。2016年以来,为解决困扰市民的“行车难、停车难”问题,中心组织公安、交通、城建、城管等多部门开展“立体化交通整治”,协调新增公共停车场19处、停车位5461个,整治落实堵点185个,今年三季度扬州“高德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471,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6.5%。

  平时战时高效指挥。坚持“平战结合”原则,中心对全市社会治理特别是涉稳情况实施五色预警、五级响应、五步处置的“三五”工作机制。对研判发现的一起非法集资涉稳情况,立即启动“三五”工作机制,组织公安、金融、信访等部门集中会商,坚持“侦稳并重、维稳先行”,上下联动,深追细挖,成功侦办了该案,实现了“市内无聚集、网上无炒作”的效果。

  综治法治一体推进。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治理难点问题,连续4年开展综治法治公开评议活动,电视、广播、网络播放,部门“出了汗”,群众“省了心”。建立全省首家法治文化体验馆,每年有3万名中小学生和大量市民群众进馆接受法治熏陶。创作全省首支《法治扬州之歌》,建成湾头法治玉器市场等四大法治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去年,我市法治建设满意度再攀新高达96.29%。

  精益求精——打造服务游客惠及市民的旅游环境

  “扬州工”专注创新创优、精益求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列为永久性基本产业,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名城。针对当前各旅游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秩序、旅游服务、治安环境等问题,我们开展定制式服务,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质态。

  定制服务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公园建设规划,市委政法委定制38个平安法治主题公园,提升民众素养。根据“服务游客、建设宜游城市”的专项部署,定制“平安旅游创建”,发挥56家综治成员单位和20万广大平安志愿者力量,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借力“扬州云”大数据建设,定制旅游指挥服务大数据中心,疏导交通,疏散人流。

  整合执法力量。针对景区执法力量相对分散、执法时效不佳的实际,我们聚焦游客最为集中的核心景区,协调组建全省首支旅游警察队伍,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就地立案、审理、调解、执行“一站式”服务机制;整合公安、城管、文化、旅游、工商职能,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综合执法效率。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全国景区治安工作现场会在扬召开。来扬游客人数逐年上升,今年“十一”期间同比增长21%。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政法委

  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南

  山南市是紧邻拉萨核心区的重要地区,寺庙多、历史悠久、边境线长的特点十分突出,人员、物资、信息快速流入流出的趋势日益明显,面临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压力、双重挑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精神,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把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全力构建社会安全、公共安全和身边安全为一体的安全体系,2015至2017年各族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分别达98.75%、100%、98.85%,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抓系统,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工程

  一是织好治安防控网。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设视频监控点位8972个,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和对边境一线有效监控,通过视频监控资源及时侦破了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加强社会面防控,落实一日一查、一日一巡等“十个一”工作法,履行便民警务站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等“七项职责”。强化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实施每日走访一次、每周调度一次、每月开一次情况通报会、每年解决一个困难问题等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工作“十个一”工作法,全市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安置就业率达100%、84.4%,社区矫正人员得到有效管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落实监护人补贴政策,为全市监护人发放补贴142.56万元,确保了不脱管、不肇事肇祸。

  二是打好专项攻坚战。推进“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成功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挖掉非法组织,成功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和公安部督办案件。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选派73个工作组443名干部进驻97个问题相对突出的村居,依法整治解决违规建房、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

  三是建好义务巡防队。建立红袖标、女子义务治安巡逻队、平安志愿者、维稳队伍(1百名督导员、1千名监督员、1万名信息员)等群防群治组织,共有各类群防群治队伍3667支34097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73起、发现报告信息线索1803条。

  四是用好平安创建牌。深化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先后对全市9.6万个家庭、13个景区、216所学校、82个乡镇、12个县区命名授牌,并对8个乡镇、3个村居作出摘牌处理。

  抓重点,推进公共安全监管工程

  一是突出生产安全。构建安全生产预防控制、隐患排查、安全标准、联动执法、约谈惩诫、巡查等“六大体系”和安全生产巡查、约谈、联动执法、隐患排查等“八项制度”,在全区率先引进建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建成应急救援平台。

  二是突出交通安全。推进农牧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两站两员”(乡镇管理站和1名管理员、村居劝导站和1名劝导员)建设,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力度,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大幅下降,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安全事故。

  三是突出消防安全。建设“微型消防站”,强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连续多年未发生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

  四是突出危爆物品安全。制定实施零散成品油实名登记制度,落实寄递物流“三个100%”制度,严格危爆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2017年市安监局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以来,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8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51%。

  抓源头,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程

  一是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全市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5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在82个乡镇、550个村居设立 “温馨调解室”,建立第三方调解员数据库。制定《山南市信访工作约谈制度》,开展政府、纪检、组织、政法系统“四级信访接待日”活动,共2.35万名领导干部参与接访。制定《关于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规定》和“黑名单”制度,铁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五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越级上访、群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二是创新群众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法律进万家”活动,组织272名县级干部,组成272个工作组,深入所有村居和寺庙开展为期半年宣讲活动。

  三是创新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对口帮扶机制,规范551个村级综治中心。加强网格化管理,加强“9+X”模式综治信息系统建设,实施“1+5+X”管理模式,配强网格长、网格五员。做好干部驻村工作,551个驻村工作队2200名干部常年驻村,落实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七项任务”。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11631名联户长履行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等“十八员”职责,扎实开展联户保平安、联户树新风、联户助脱贫各项工作。

  青海省海西州委政法委

  打造青藏新甘交汇地区

  社会治理新模式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新甘四省区交汇中心地带,是稳藏固疆的战略支点和全国打击三股势力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我们立足特殊区位,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担当维护国家安全神圣使命,持续探索建立青藏新甘交汇地区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拱卫内地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发挥了过滤、稳压作用,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荣誉称号、两度荣膺“长安杯”。

  跨界协作防风险,筑牢西部安全屏障

  海西州地域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与新疆、西藏、甘肃三省交界线长,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为铸牢安全屏障,在环藏环疆交界点设立五个治安检查站,应用“智慧图侦”“人车认证查缉”等技术手段,长效过滤风险隐患。我们先后与西藏、新疆、甘肃等十余个地区签订相关工作协议,不断健全“联打违法犯罪、联调矛盾纠纷、联通情报信息、联防社会治安、联创平安边界”联动机制,为全省乃至祖国西大门的安全构筑起钢铁防线,先后侦破多起涉恐重大案件,受到中央和公安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通过边界共检共查、部门互走互访、群众联谊联建,有效治理了边界纠纷问题,边界群众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致富。全州多年来保持影响边界稳定案事件“零发生”,筑牢了共同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防线,推动毗邻地区经济文化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德令哈)尼泊尔产业园区和中哈石油管道等项目扎实推进,藏青工业园等经济协作日趋壮大,跨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形成青藏天路文化旅游带、丝绸之路南道旅游带、青甘旅游大环线等品牌,实现了稳定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民族团结筑根基,确保全州长治久安

  针对海西州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现状,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作为实现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通过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教育提升、富民增收、健康海西、民生扶持等十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创建十进”活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强化寺院管理、重点乡镇综合整治、稳妥推进“双语”改革、扶持民族产业发展,全州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局面持续保持,“木里模式”“金沟里模式”等一批融合式发展的民族乡村不断涌现。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出台颁布城镇管理条例、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7件,有力保障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久久为功的持续创建,不仅夯实了平安根基,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全州人均GDP突破十万元大关,城镇化率达到71.5%,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全域整体脱贫,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勇于创新提效能,构建基层善治体系

  海西州是一个移民型工业基地,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多样,当前的社会治理能力与现实需求还存在不相匹配的地方。

  对此,州委政法委持续推动“枫桥经验”本地化,打破地域层级建立五个跨区域、高层级矛盾排查调解中心,构建“三层四级”调解体系,全面推行“受理、分流、办理、反馈、结单”为一体的“五步闭环流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投资4.35亿元组织实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建成州县乡村层级联通、成员单位资源共享、综治公安深度应用的技防体系。

  广泛组建“红袖标巡防队”、“牧区摩托巡逻队”等群防组织,全面实行“一村一警”“一企一警”机制,探索推行空中警务模式,形成多元立体防控格局,群众安全感连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集中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平安细胞”创建,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农村牧区全覆盖,“社区微心愿”、“菜单式服务”、“三无县”创建等一批有效做法,促进了社会治理与服务民生良性循环。



编辑:赵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