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回家睡还是在办公室睡?”揭秘报告起草组的日常
时间:2021-03-09 15:34来源:检察日报责任编辑:檀严毅

书写“自觉担当作为”检察答卷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2页、1.2万字,这份报告记录了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足迹。20多万检察人积极作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交出了一份干货满满的厚实答卷。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民族发展中心主任刘蕾所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在两会前的一次座谈会中,最高检领导这样强调。每一个案子、每一项工作,只有踏踏实实做好了,才能成为报告的内容,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接受人民检阅。“从这个意义上讲,全国20余万检察人员都是报告起草人。”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如是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

报告背后的反复打磨

“极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过去了,如何向人大代表、向人民报告好检察工作,更好地谋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检察工作,在建党100周年、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的历史时刻交上合格的检察答卷?请大家针对不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月3日,张军主持召开座谈会,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给最高检工作报告稿和检察工作“把脉支招”。2月4日,北方小年,张军继续主持召开专家咨询委员座谈会,听取“智囊团”的“金点子”。

图片

图片

2月4日,北方小年夜,张军检察长主持召开专家咨询委员座谈会,听取“智囊团”的“金点子”。送走专家咨询委员们后张军召集报告起草小组成员继续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

“大家的发言展现的是为民的情怀,体现的是思想的深刻,追求的是语言的精当,促进的是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发言让最高检领导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小年夜,最高检机关依然灯火通明。接连两天,张军和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在会后马上召集报告起草组,对照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逐条研究修改报告稿。

图片

图片

调整文字、修改附件、更换图表,报告经历了数十次修改,每次修改时报告起草组成员都会一起讨论商议。

据起草组负责人介绍,报告征求意见过程中,改动最大的是检察履职战疫部分。去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专门用一部分讲了检察履职战疫情况,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依法战疫虽然依旧是2020年检察机关一项重点工作,但在报告初稿中分散在服务大局的各个方面,没有再单独讲述。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创(北京)新能源汽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树旺提出,2020年工作与往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疫情防控。还有不少同志也认为,检察机关不仅依法战疫,而且把重心放在服务“六稳”“六保”、促进复工复产上来,应该突出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

起草组研究后,专门以“在依法履职战疫和促进经济恢复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题用一小节阐述。报告显示,继去年初打破常规、连续发布10批55件典型案例后,最高检因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再就核酸检测造假、制售假疫苗等发布4批19件从严追诉典型案例。专门出台服务“六稳”“六保”11条意见,明确针对性检察政策指引。“六稳”“六保”关键是稳企业保就业,检察机关特别注意把握司法政策,对民企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同时试点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在作出不捕、不诉决定的同时,要求企业及其负责人承诺并且落实可监管、可检查的整改措施,把管理的漏洞堵上,探索“严管”制度化,不让“厚爱”被滥用。

代表们为报告“支招”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陈福利提出:“涉外方面,报告中是否有所表达?”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代表建议,补充了依法办理涉外案件,维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以法治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等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莫纪宏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建议了。“前年提了十几个建议,后来报告中都有体现。”莫纪宏参加座谈会时说。

相比往年,本次报告稿征求意见范围更广,除了书面征求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省区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意见外,也实现了对国务院下属部门的全覆盖。对报告稿和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汇集到报告起草组。对提出具体意见建议的,起草组均就研究采纳情况回信。“您好!您对最高检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收悉。根据您的意见,我们在‘护航金融安全之后’,增加了‘从严追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表述……”

起草组负责人介绍,这是这两年专门增加的环节。对每一个细微的修改意见,起草组都认真研究、回复,这就是最高检力求让人民满意的真心诚意。

除了座谈会,最高检领导还多次组织小范围讨论。2月20日的这次讨论,从晚上7点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半。讨论完毕,起草组再留下来逐条研究如何落实。“回家睡还是在办公室睡?”这样的状态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起草组中,有位来自地方检察机关的同志,春节都没有返家,因为按规定节后返京需观察三天,“等不起”。有的同志家里两个孩子,让上小学二年级的哥哥在家照顾不到三岁的妹妹,自己只能“云养娃”,抽空在手机监控中看看情况。大年初五,起草组全体成员就已经整齐到岗。

图片

2月16日,大年初五,起草组全体成员就已经整齐到岗。

在起草组负责人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两本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符号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报告稿,署名分别是张军和童建明,落款时间分别是2月13日至16日和2月17日,都是春节期间。仔细翻看,不仅有文字、标点符号的修改,更多的是理念的碰撞。

听良言、找差距、补不足,最高检把大家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吸收到检察智慧中,体现在工作报告上,落实在检察工作里。

一条主线

检察人的自觉担当作为

“自觉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中担当作为”“自觉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自觉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担当作为”“自觉在保障人民权益中担当作为”“自觉以更强本领担当作为”……通读最高检工作报告,会发现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自觉担当作为”。工作回顾的引言和每一部分的导语都突出了这句话。2021年工作安排部分,又写到“检察人要更加自觉担当作为”。在报告修改过程中,不管大改小改,这条主线始终没有变过,也得到了代表、委员的一致认可。

这句话有什么特别?重点在“自觉”二字。2019年11月,最高检党组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提出了“三个自觉”理念: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不需要党中央、上级机关一再部署、提要求,我们才去做,而是日常工作就要把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检察职责担当起来,努力做好,做到极致!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用扬鞭自奋蹄!”最高检领导如是说。一年多过去,从最高检到基层检察院,“自觉”二字已深植于检察人的思想与实践。报告用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就是起草组中一位来自四川省检察院的同志提出来的。

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301万件,同比下降19.4%,其中,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0.6%、12.4%和46.1%。而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则分别上升19.2%和9.6%。

为何办案数据呈现“一降一升”两种趋势?下降是因为疫情影响,办案力度也有所下降吗?起草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均为检察机关被动受理。这些办案数据的下降,说明社会治安秩序向好,移送检察机关的案件少了,也检验了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成果。去年受理审查起诉刑事案件为近4年最低,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为近20年最低。而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和诉讼监督案件数据上升的背后,体现的则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不因疫情“打折”的自觉担当。

“案-件比”是最高检党组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今年是第二次写进报告。主要指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与进入司法程序后所经历的有关诉讼环节统计出来的“件”相比,形成的一组对比关系。“案”经历的司法程序越多,统计的“件”越多,司法资源耗费就越多,当事人讼累也越重。最高检党组立足群众司法感受创造性提出“案-件比”,催生的是每一位检察官自觉主动履职,把每一个案件办到极致、办到更好。2020年刑事检察“案-件比”为1∶1.43,“件”同比下降0.44,减省了41.2万个不必要的办案环节、统计中的案件。

2020年,检察机关持续主动出击——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围绕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部署,最高检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并在9个省(市)试点,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

扶贫工作等不起。建立扶贫领域涉案财物依法快速返还机制,改变不结案不返还惯常做法,会同有关政法机关一体实施,让扶贫款物尽快用在“刀刃”上,报告显示,去年检察办案中快速返还1.2亿元,惠及3.2万人。

及时发出“司法预报”。2020年发布指导性案例9批34个、典型案例81批525个,发布之密集、数量之多,都是空前的。每季度发布主要检察业务数据、发案特点及趋势,有针对性分析社会治安形势,促进动态防治。

严管就是厚爱。在2019年四级检察院全面报告干预过问案件情况基础上,建立“三个规定”网上填报系统,定期通报、随机抽查,发生司法腐败案件均倒查记录报告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还关注了报告中两个特殊案件——孙小果案和郭文思案,“最高检工作报告没有回避,勇于反思、敢于纠错,彰显了应有的担当”。

事实上,报告用了很“重”的一句话来作深刻反思:这几个案件中“检察监督流于形式”。为此,最高检党组提出,对于刑罚执行及监管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检察监督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了不纠正不报告就是渎职。以此自查自纠,3案29名检察人员被严肃追责。最高检还创新落实巡回检察制度,直接组织对3所监狱跨省交叉巡回检察,推进常态化省内交叉巡回检察,确保“大墙内”的公平正义。

28个案例

个案引领司法理念、法治进步

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当天,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适用新增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辣笔小球”微博主仇某某批准逮捕,同时决定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工作。此时,报告即将定稿,起草组及时将案件的新进展写入报告,成为最后一个写入报告的案例。

当天,仇某某忏悔的视频登上热搜榜,网友评价:“英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不容诋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英烈应该被全社会尊重。依法办理该案,不仅是严惩不法分子,更是向社会传递尊崇英烈的价值导向,用案例引领全社会尊法守法。

“力求用典型案件反映司法理念,引领法治进步、促进社会治理是检察办案的更高追求,也是最高检党组的追求。”起草组负责人说。

图片

图片

3月6日,共22页、1.2万干货满满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送到印刷厂,起草组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校对工作。

在惜字如金的报告中,讲述了28个案例故事,其中有不少是所谓的“小案”。司法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就是这些群众身边发生、大量民间纠纷中产生的案件,最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是不是公平正义。透过这些“小案”,最高检党组要传递一个明确的司法理念:从来就没有小案,所谓的“小案”最贴民心,件件都是“天大的事”!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须融法理情于办案全过程。

报告还用了大篇幅讲“降低不该有的维权成本,提高必须有的违法代价”这一司法理念,并首次对该理念作出系统阐述。在这个小节中,报告提出三个具体的观点:轻罪不是无罪、更不是无害,可依法轻处但决不放纵;攫取非法利益肆意损害公益的,须令其付出更高代价;对严重影响群众获得感的犯罪,案值不大亦须坚决惩治。

这些观点均源自办案实践。比如引发全网关注的“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转的是“诉”的方式,更是给了受害者依法维权的勇气,通过检察履职促进提升网络社会法治意识。

理念来源于个案,又归于办案。来看报告中一组对比数据:2018年底最高检发布“昆山反杀案”指导性案例后,全国检察机关2019年和2020年因正当防卫不捕不诉819人,是之前两年的2.8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愈加深入人心。

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社会发展情况和检察办案情况,有一处非常特别:全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接近95%;一审服判率超过95%。

其他地方都是确数,这里为什么用了概数?最高检领导表示,采用概数就是要坚决防止简单以数量论英雄,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广泛适用、该用尽用已成趋势的情况下,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不再通报具体数字,防止不切实际的攀比甚至层层加码、弄虚作假。这也是对检察办案的理念引导。

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20年间,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概括来说就是:重罪占比持续下降,轻罪案件不断增多。判处不满三年有期徒刑及以下刑罚案件,从2000年占53.9%升至2020年的77.4%。最高检党组提出,司法理念必须与刑事犯罪结构变化相适应,重罪必须依法严惩,轻罪则应依法从宽、少捕慎诉慎押,更有利教育改造、标本兼治。报告显示,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率,也就是说审判前处于被拘留、逮捕状态的占比,已经从2000年的96.8%下降到2020年的53%。山东东营、浙江杭州等许多地方探索运用电子手环、“非羁码”大数据等手段,对非羁押人员实行“云监管”,取保候审后无一人失联逃避追诉……

“一年来,我们看到最高检一系列新理念演化出来的举措很多。‘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等理念的推出,回归了法律的本真。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之前,先协调、督促履职,释放出满满的善意司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如是评价。

回应民生热点

从“舌尖上”到“脚底下”

民生问题最接地气、与百姓生活最近,始终是检察履职的着力点。前几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民生部分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合在一起,今年的报告首次把“检察为民增进民生福祉”部分单列,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自觉在保障人民权益中担当作为。从“舌尖上”到“脚底下”,从未成年人到信访案件,人民群众关注的,报告一一回应。

吃穿住行是最基础的民生。关注“舌尖上”的食药安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最高检部署探索危害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赚“黑心钱”必须重惩重罚,罚得狠、罚到痛,让其不敢、不能再犯。

井盖虽小,安全事大。窨井“吃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最高检梳理办案中发现的窨井施工、管理、养护等方面问题,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第四号检察建议,促进对各类井盖联手共治。两会前夕,最高检又召开新闻发布会,促进构建窨井盖安全治理协同机制。井盖必须安全地踩在脚下。

相比“四号检察建议”,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号检察建议”更为大众熟知。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既要依法惩治,更要教育帮扶,重在转化。对于性侵、虐待未成年人案件,检察机关一律从严追诉。去年,最高检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力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教职员工入职前查询违法犯罪记录制度,被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吸收。湖南检察机关办理校园性侵案发现,某校两名负责人知情后既未调查核实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依法以玩忽职守罪追诉。孩子就是未来,司法保护要持续做得更实。

报告还提到,去年新收群众信访92.7万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9.8%。这项“老大难”的工作,要做到“件件回复”谈何容易?最初,不少人都发出了“不可能”的质疑。然而,检察机关做到了,不仅及时回复、用心办理,还通过公开听证的形式,让当事人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辩明、检察官把法讲透,推动解决问题、案结事了。点滴努力赢得群众信赖,检察机关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3%,重复访同比下降13.8%。

……

桩桩件件,最高检稳扎稳打,检察工作稳健前行。

对于2021年工作安排,报告继续以“稳进、落实、提升”部署工作。连续三年不变的表述可以说极为罕见。一些人表示出担心,会不会没有新意,效果不好?

对此,最高检党组给出答案: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到实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90年来,人民检察始终与革命、建设、改革同步。新发展阶段,启航新征程,检察人不忘来时路,奋斗正当时!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