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内蒙古自治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体成效综述
时间:2022-02-10 09:34来源:法治网责任编辑:赵维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一位农民因交通事故死亡,其亲属因没有拿到死亡赔偿金,不肯将死者火化安葬,其妻找到临河区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请求调解家庭矛盾。经过调解员一天的释法说理,最终成功调解了这起家庭纠纷。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开庭、不在编,却在一线做当事人的工作,化解矛盾纠纷,不仅很好地维护了当事人权益,而且还能减轻法官的办案压力,降低诉讼成本。他们是临河区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的调解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运用“总对总”“点对点”制度思维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像临河区这样的做法迅速落地见效。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条线指导相统筹,深入研究谋划,分步有序推进,推深做实了内蒙古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刀刃向内净化政治生态

去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加强对焦反贪等职能转隶后检察产品供给侧改革,设立第十一检察部,开展线索办理工作。截至2022年1月18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第一批教育整顿线索88件、第二批教育整顿线索612件均全部办结,查实率分别为29%和34%,其中办理中央督导组盯办线索44件,查实率7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动真碰硬、触及要害,持续保持高压震慑,做实自查自纠全面查,紧盯关键重点深入查,切实维护政法队伍肌体健康。

全区检察机关主动发挥监督职能,开展“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及时研析问题导向、集中研判线索、突破案件进度,保证办案质量和办案安全。2021年,全区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63件98人,同比分别上升90.9%和100%,其中百日攻坚行动中共立案侦查43件65人,立案人数占全年立案人数的66.3%。

内蒙古公安厅坚持宽严政策攻心与重点案件线索攻坚“两轮并进”,以“自查从宽”引导,以“被查从严”倒逼,制定“六必谈”工作机制,集中开展谈心谈话2262人次,对1435份个人自查表全面核查。针对案件线索进行集中攻坚,对“反复回流”的问题线索,组织专人独立复核、交叉处置。对反复举报且查无实据的186条线索,由专班审慎指导做好澄清正名。

市县两级政法机关更是主动而为,净化政治生态——

呼和浩特市持续强化思想发动、自查自纠、线索收集核查、专项整治、部门统筹协作等措施,在全市开展横纵大检查。

通辽市结合顽瘴痼疾整治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研究制定了《通辽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案》。

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认真落实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确保压茬推进不断档。

兴安盟立足“当下治+长远治”,强化跟踪问效,不断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办实事解难事群众点赞

内蒙古司法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解决基层群众诉求,回应基层群众呼声,满足基层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组数据是最好的例证:

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从市场准入平等、诚信政府建设等12个方面,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12348”热线话务量日均1101通,比上年同期增长77.9%,满意度97.2%;教育整顿以来,组织律师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办理司法鉴定案件3.4万件、公证事项29.7万件、法律援助案件3.16万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9亿元。

内蒙古各级各地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整治执行领域顽瘴痼疾作为突破口,认真进行排查,严格进行整改。自2021年4月20日以来,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清理执行款发放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共计发放案款6.89亿元,清理不明案款1107万元,不明案款全部清理完毕。

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开展送法进校园,为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课;与法院建立联动机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将法律送进单位、送进企业,聚焦群众所需,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推出“高峰延时”“节假日不休息”“网上预约”和“24小时在线受理”等一批365天不打烊服务,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积极回应群众新期盼。

乌拉特前旗公安局推出以“一站式”服务为主的16项户籍管理便民利民举措,解决户口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乌海市公安局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标线、信号灯配时、道路规划等交通出行问题,科学合理调整新增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科技赋能促进提质增效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内蒙古司法厅以依法治区为导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积极打造智慧立法、智慧矫正、智慧普法、智慧考核“四大平台”,将数据收集、储存、运用等环节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了公信力,推动了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

据介绍,“智慧立法”通过对“待审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内容多维度分析比对,智能推送上位法及类似法律条文,研判预警与上位法相抵触点,实现立法智能审查。“智慧矫正”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计分自动化、管理级别智能评定和动态调整、日常监管智能预警等。“智慧普法”就是利用立法、执法、法律服务数据和涉法热点舆情数据,精准分析普法内容的传播途径、传播效果、覆盖人群和覆盖地域,并对底层数据进行分类、研判,对普法宣传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及时给予法律服务,改变了被动普法现象,解决了“普什么法,给谁普法”的问题。“智慧考核”则实现自治区本级73个部门和12个盟市政府的依法治区和依法治市(盟)线上考评。

“智慧服务机器人不仅可以独立完成智能办事引导,还可以对275项公安行政审批办事指南进行详细查询。”鄂尔多斯市公安局行政审批中心负责人海军介绍说,鄂尔多斯市公安局还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滨河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投放智慧服务机器人7台,服务于办事引导、巡逻防控等不同需求场景。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在政务服务大厅公安专区,设立智慧服务机器人,运用智能平台为群众答疑解惑,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

科技赋能为内蒙古各级政法机关服务管理工作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