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长安导论】钟政声:发挥市域“前线指挥部”作用,坚决将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
时间:2022-03-31 11:39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责任编辑:邓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履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平安建设,有效解决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问题,助力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外安全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社会治理风险多样多发,传导性增强,迫切需要发挥市域“前线指挥部”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以一市一地的安全稳定夯实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一、明确市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目标要求

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要强化目标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把风险挑战研究得更深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确立“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的基本目标。市域是社会治理宏观和微观的转承点,治理半径较优,资源统筹余地较大,法治手段较多。实践证明,把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效率高、效果好、影响小。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千方百计阻断风险外溢,确保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的终结地。

——守住“不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底线要求。市域情况千差万别,面临风险的类型特点、复杂程度各有不同,但确保市域内不发生重特大案事件是共同的底线要求。要坚持急在治标、重在治本,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严防发生暴力恐怖等重特大案事件;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案事件;以社会稳定为保障,严防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筑牢市域社会安全稳定底盘。

——扛起“防范化解五类风险”的主责主业。防范化解“五类风险”是市域各级各部门的政治责任,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社会治理体制、发挥“五治”作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五类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意志,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风险的重大责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域。

二、着力防范化解市域政治安全风险

政治安全是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要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消除市域内影响政治安全的苗头隐患,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各种渗透破坏活动。

——严防“颜色革命”落地。当前境外反华势力伺机策动“街头政治”的图谋愈加明显,要始终把防范“颜色革命”落地作为重中之重。

——严防暴恐分裂活动发生。当前我国周边局势日益复杂,要始终绷紧反恐防暴这根弦,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维护稳定大局。

——严防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境外敌对势力不断炒作社会热点,挑动负面情绪。要加强市域思想阵地管理建设,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三、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

要立足市域打防管控实战化的特点,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能力,有力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黑恶势力危害百姓。要按照2022年常态化扫黑除恶“十件实事”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深入开展打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全力缉捕“漏网之鱼”,深挖彻查重点线索,督办攻坚重大案件,分批接续深化重点行业整治,持续推动重点地区整改提升,决不让黑恶势力有滋生空间。

——依法严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坚决遏制高发多发态势。要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针对拐卖妇女儿童、养老诈骗等犯罪,要集中摸排一批线索、侦破一批案件,以“打”开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铲除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要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继续坚持露头就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公共场所治安防控,严防突发案事件。在城市,要将公安专业力量、单位内保力量、社会志愿力量有机组合,确保突发案事件第一时间得到防范处置。在农村边远地区,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专群结合办法,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治安掌控力。对省、市交界治安复杂地区,要加强市域间的社会治安协调联动,做到无缝对接、高效协作。

——加强服务管理,及时消解风险隐患。要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严防肇事肇祸。要推动市域健全心理服务体系,及时发现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专门建档、精准干预。要做好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等群体教育管控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物品管理,全面堵塞治安防控漏洞。要切实加强对危爆物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全过程管控。持续加强对麻醉、精神药品及其他新型成瘾性物质的管理力度,严防非法滥用。持续抓好快递、物流等重点行业管理,做到防患未然。

四、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社会矛盾风险

社会矛盾集聚可能演变为重大风险。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最大限度将矛盾吸附在市域、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妥善防控涉众矛盾,切实维护民生和社会稳定。要坚持维稳与维权相统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积极稳妥化解涉众矛盾。对因房企经营困难导致的涉众房产矛盾,要按照“一楼一策”“一市一策”要求,推动做好保交楼等工作。对资本无序扩张给行业秩序、劳动关系和用户利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要运用法治方式规制资本行为,切实维护民生和社会稳定。

——及时化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对排查发现的纠纷,要及时登记建档、研判风险,精准调配力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解纷服务。要坚决克服“调解过”就是“化解完”的麻痹思想,确保通过纠纷化解,让家庭、邻里关系回归正常。

——创新化解物业纠纷,增进城市社区和谐。要借鉴有的地方将业主委员会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经验,自主经营和管理公共区域,共有收益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抵减物管费;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居民理事会、物业企业“五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推进业主委员会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参与小区物业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物业纠纷。要推广“红色物业”的经验,试行社区、物业两支队伍融合发展,物业组织既提供优质物业服务,又协同社区做好社会治理工作。

——全力预防涉疫问题,助力疫情防控大局。近期全国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要将防范化解涉疫矛盾作为当前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依法精准打击以暴力、蓄意隐瞒等方式阻碍防控措施落实、故意散布传播谣言、生产销售伪劣防疫物资等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政法各单位要协助有关部门,更好地采取文明规范合法方式,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要精准调处涉疫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

五、着力防范化解市域公共安全风险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城乡安宁的重要保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扛起防范化解市域公共安全风险的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防范安全生产风险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要全面“治”,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下大力对矿山、石化、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整治,全面清理安全生产隐患。要突出“防”,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要加强“管”,用好警示约谈、安全监管等做法,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以严格执法促进安全生产。

——深入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当前各类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要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常态排查隐患,提升发现和纠治能力,确保交通事故“减量控大”。要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工程运输车野蛮驾驶、酒驾等行为。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公路、桥梁隐患排查和改造,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深入推进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织密城市燃气、供排水等生命线工程以及防汛、消防等监测感知网络,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要深入推进消防、油气、建筑施工等专项治理,全面排查整改大型商超、老旧小区、地下空间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让“生命通道”畅通。对极端气候灾害可能造成的城乡安全风险,要健全市域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加强物资和力量储备,确保遇到突发灾害事故能以最快反应、最优决策、最强力量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各类风险日益向网络延伸、聚集,要把市域网络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深化地域、部门间协作配合,共同守护网络空间。

——着力整治网络乱象。当前,一些网络平台充斥欺诈、造谣、诽谤、低俗的内容;有的煽动网络暴力,侵害他人隐私和尊严;有的频繁炒作社会热点,挑动网民对立。要协同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及时清理非法不良信息,有效处置网络暴力苗头。

——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要全链条打击网络黑灰产业,从源头上斩断“黑卡”“黑号”“黑路由”。要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筑牢市域数据安全防火墙,有力防范和打击侵害公民隐私、窃取数据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建强主流价值网络空间。面对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网络传播趋势,要强化市域政法新媒体阵地建设,深入推进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让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润物无声、沁入心田,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落实“三同步”机制。网络舆论应对直接反映市域社会治理能力。面对网络舆情,要及时处置违法行为、回应网民质疑、澄清事实真相、放大理性声音,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七、着力提升市域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水平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确保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的终结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适应形势要求,全方位提升能力水平,增强市域共防风险、共筑平安的向心力和执行力。

——压实责任链条。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推动市级党委“一把手”扛起保一方安全稳定的主责首责。要明确防范“五类风险”等各项任务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严防对已发现的风险隐患推诿塞责、放任不管。要更加注重多元参与,推动社会力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广大群众积极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平安格局。

——加强制度保障。要健全市域风险研判机制,对“五类风险”开展常态排查、重点排查,定期分析情况、总结规律,精准指导工作。要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风险隐患解决在决策之前。要健全风险包案攻坚机制,以领导挂帅带动各级各部门对矛盾风险“清仓见底”。要健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搭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市域风险防控指挥链。

——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把风险化解在早在小。要做强乡镇街道,推动依法赋予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发挥政法委员作用,整合基层资源力量,形成风险防控合力。要做实社区,以专业力量助推平安村(社区)建设。要织密网格,让网格服务管理更为精准精细。要深化科技应用,持续推进和优化“雪亮工程”,依托“城市大脑”,开发更多一线工作者实用管用、广大群众易用爱用的社会治理场景,为基层赋能、减负。

——要深化创新探索。认领“防范化解五类风险”项目的地区要立足实际,研究新办法、总结新经验,并通过轮值举办试点创新研讨会加强交流,让一地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中央政法委将在试点验收评估中,实地考察、提炼、集成、推广一批成熟有效经验,不断提升市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