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为“凡人善举”撑腰鼓掌 无锡试行扶弱救急见义勇为专项奖励和救济办法
时间:2025-11-17 10:16来源: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责任编辑: 安羽

下载 (1).jpg

路遇群众突发疾病怎么办?

看到交通事故伤员怎么办?
发现老人倒地怎么办?
帮不帮?救不救?扶不扶?
一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近日

无锡对这些“凡人善举”
有了奖励救济机制

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

无锡市公安局

制定出台了

《无锡市扶弱救急见义勇为

专项奖励和救济办法(试行)》

(以下简称《办法》)

1.png



通过明确行为界定

奖励救济机制

经济兜底保障等内容

激励引导广大群众面对

“扶不扶”“救不救”“帮不帮”抉择时

义无反顾实施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

营造“在无锡、放心扶”

的浓厚见义勇为社会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办法》中有哪些亮点规定

我们一起来看看解读



图片
01

《办法》明确了六类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




当他人因突发疾病、交通事故、意外事件等原因倒地、受伤,且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救能力时,行为人积极主动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按照《办法》规定予以扶弱救急见义勇为专项奖励:

(一)主动搀扶倒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二)主动拨打急救、报警电话,并在现场维持秩序、配合施救;
(三)主动实施急救措施,及时救治群众;
(四)及时送医救治,为群众争取救援时间;
(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他人人身、财产遭受更大损失;
(六)其他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
图片
02

《办法》明确了三类扶弱救急见义勇为救济情形





受到见义勇为奖励的行为人,因实施行为时导致自身或者他人损失的,受助人无力补偿或者补偿不足的,予以专项救济;


行为人与受助人发生重大争议,无法证明造成受助人倒地、受伤是行为人所致,但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而自身遭受损失的,可以对行为人予以部分或者全额专项救济;


因行为人过失需承担相应责任,由于家庭特别困难无力承担有关赔偿责任,可以对行为人予以专项救济。


图片
03

被诬告了怎么办?




《办法》中明确了“反诬告”的处置条款,受助人对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人进行不实指控,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行为人的,公安机关协助行为人,依法追究受助人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为扶弱救急见义勇为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