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综治“枢纽”发力,巧解民生纠纷结
时间:2025-04-07 17:56来源:天津政法报责任编辑: 陈言

上午8点30分

天津市西青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刚一开门

法律援助律师潘星光

就在大厅里开始忙碌的工作

引导讨薪的保洁阿姨落座接待窗口

耐心演示如何留存证据

为农民工兄弟计算欠薪明细

法定利息补偿精确到分

……

图片

01

群众涉法难题的有效化解,离不开优秀从业者和调解资源的强力支撑。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市司法局积极投入相关工作:优化人员派驻机制,选派工作团队及调解力量常驻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协助开展日常工作;创新服务载体,持续推动律师、调解力量进驻综治中心,解答群众咨询,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各区司法局分别派驻工作人员常驻区综治中心参与相关工作,包括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专职人民调解员和律师等,受理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在区、街镇两级综治中心,各种因地制宜的工作举措落地生根,绽放和谐之花。

微信图片_20250331084153.jpg

“我们不是单打独斗,不仅有各单位派驻的工作人员,还有专业调解组织为我们提供意见。”潘星光介绍。针对行业纠纷调解需求,西青区综治中心吸纳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知识产权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设立十余个品牌调解室。

今年1月底,西青区综治中心接到区法院转办的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综治中心依托“三调对接”机制,组织交管部门、法院、律师共同开展调处,双方最终在交通事故调解室内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

02

在滨海新区,该区司法局选派工作人员,分别入驻新区综治中心,负责矛盾纠纷的受理和办理;入驻街道综治中心,负责协助街道分管领导、政法委员,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同时,推动司法所积极参与综治中心日常工作。

说起滨海新区的多元解纷工作,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团队。

“合立方”专家调解团在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可谓远近闻名。团队成员包括退休的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以及在职律师,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件疑难矛盾纠纷最终得以化解。

幼童小涵(化名)在幼儿园不慎摔倒,导致面部受伤,留下疤痕。家长与幼儿园在赔偿方面难以达成一致,矛盾愈演愈烈。

了解情况后,“合立方”团队的人民调解员杨中利、张丙瑞与律师刘桐旭立即开展调解,厘清各方责任,与涉事双方进行商谈。经了解,园方曾投保责任险,可以联系保险公司咨询理赔事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调解团成员数个月的努力,在一次次“拉锯”中,双方的心理落差逐渐弥合,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这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得以及时化解。

03

“社区网格员发现问题后,上报街道综治中心。针对疑难杂症,区综治中心有专业人士为我们答疑解惑!”看着南开区综治中心成立后的新变化,焦守诣对“一盘棋”统筹的工作模式赞不绝口。

00607482051_94fdbbe2.jpg

今年61岁的焦守诣是南开区王顶堤街道园荫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20多年来,他为社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4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退休后,焦守诣继续坚守在调解一线,还带起了“徒弟”。

“调解工作就像做数学题,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在依托调解委员会成立的“老焦调解方法培训基地”,焦守诣将多年来总结出的调解经验倾囊相授。“如今有了综治中心,调解力量进一步壮大,解纷渠道越来越多元。我要继续干下去,为守护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焦守诣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