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村里部分群众无缘无故就患一些怪病!这个第一书记上了心
时间:2021-03-05 18:25来源:山西长安网责任编辑:陈叶军

刘建平是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从警27年。2015年8月被选拔到代县新高乡潘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放下交通管理工作,接手扶贫工作,刘建平刚开始有点不太适应。两年来的辛勤耕耘下,村民喝上了放心水;150亩旱地变成水浇地;积极争取60多万元扶贫款给村集体购买5台拖拉机,后悬挂配套农机具13件,为防止雨淋日晒新建了机具存放库210多平米;给贫困户送化肥、送白面……


扶贫成绩单底数清

入户调查大走访

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刘建平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访群众,“户主、人口、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在他的扶贫日记上记的清清楚楚,该村是2017年县级目标脱贫村,共有农户274户,598口人。其中:残疾人有8人,五保5人,贫困户114户231口人。贫困户中因学致贫的有13户22人,因缺技术致贫的有66户154人,因年龄大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致贫的有35户55人。该村距离乡政府和县城较近,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因基本技能较低,因缺少技术致贫和年老体弱、残疾人致贫占有贫困人口的相当大比例。通过一个月的入户调查、实地走访,刘建平成为不用村干部带路的“第一书记”。针对该村在册贫困户,刘建平更是常常实地调查,户户见面,详细、准确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同时,分别建立帮扶台账,按照推荐就业、生产扶持的分类措施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为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摘帽制定出找水、造地、找出路、荒地上光伏发电富乡亲的脱贫计划。

当他得知出村路口与苏木线弯道交汇处曾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时,他条件反射似地立刻向大队领导汇报了这个交通安全隐患情况,随即就给这出村的危险路口安装了2个太阳能夜间交通警示爆闪灯,并设置了两块儿交通提示牌,建起了出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为村民出行发挥了安全提示作用。当他知道村民张文安和张明明患有残疾,无法外出务工,生活困难时,刘建平多次上门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和需求,为他们“量体裁衣”,帮他们制定精准脱贫帮扶方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本人意愿,确定了饲养羊的养殖项目,帮助他们联系县残联,争取残联党组织助残救助金,每户养了5只羊。贫困户侯计有女儿患病手术后一时生活陷入困境,刘建平得知后,积极向乡政府民政办和县民政局联系,为其申请了救济和贫困户医疗救助金,帮助他走出了困境。根据走访,他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为村里30户特困户积极申请了低保补助,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

给贫困户送温暖

刘建平从担任潘家庄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就看到该村村委会办公条件很差,村委会就连基本的桌椅都没有,门窗破破烂烂,室内墙皮剥落,院中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为此,他自筹5万元将村委会20余间房屋门窗进行了油漆,室内墙壁进行了粉刷,将院内环境也进行了整理。同时,筹资1.5万元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桌椅和档案柜。为了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扶贫攻坚政策的温暖,在2016年春季他筹资10000元购买化肥给全村114个贫困户每户发放1袋。农历三月十八古庙会传统节日期间,筹资27000元购买白面给全村群众每户发放1袋面粉,同时给村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235份。

找“水”之命脉

把握好农业“出路”真扶贫

通过走访,群众反应:近年来村里部分群众无缘无故就患一些怪病,疑饮用水为表层水,水质有问题。再就是该村无一垄水浇地,群众种地全“靠天吃饭”,有个别年份旱的人们春天无法下种,“水”真是制约该村整体脱贫的瓶颈。因此,刘建平就与村支部一班人进行研究商讨,首先从解决群众特别关心的饮用水民生问题入手,联系县卫生防疫部门,把村里人畜饮用水样带到省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水质化验,结果为群众的质疑找到了证据。他和村支部苏天龙把解决人畜饮用水安全问题当作该村整体脱贫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经过向县扶贫办、发改局、水利局和供电局以及新高乡联系协商,由县扶贫办投资50多万元打了180米深井一眼,在村南建高位蓄水池一座,现在铺管已把水送到了高位蓄水池,预计秋季就会将自来水分送入户。仅此一项工程中铺管等配套设施就惠及每个贫困户1095元。有望让全村群众能在10月份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让潘家庄村告别水质不安全的历史。

其次,第一书记刘建平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深刻道理,为了让该村整体从根本上脱贫,也只能发展水利,在“水”字上做文章。为了把水“找”出来,他先后多次联系水利局专家来村里勘测设计,联系发改局现已立项,拟给村里打深井两眼并全部配套,准备完成铺管6000多米实现节水管灌,有望把原来村里的150亩旱地变成能上水的高标准水浇地,这一脱贫措施覆盖全村贫困户受益。因旱地变水地一项,每亩增产500斤,增收300元。全村群众户均受益1000多元。

潘家庄村群众历史以来都是以农为主,致贫原因除了“水”的因素,还有就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了提高群众生产效率,今年春天刘建平和苏天龙多次向县扶贫办、县农机局等部门申请为村里农业生产找“出路”,利用县扶贫指挥部的扶贫款60多万元给村集体购买大型拖拉机5台,后悬挂配套农机具13件,为防止雨淋日晒新建了机具存放库210多平米。今年春季播种季节,村委会组织这些拖拉机为本村贫困群众免费耕地、铺膜、播种,秋季将为贫困群众免费秸秆打捆,把打捆好的秸秆出售给养殖户,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又能换回“票票”,何乐而不为?其他群众采取只收部分油费,村集体支付司机工资、机具保养维护等费用,这一项为贫困户每人优惠补贴近360多元,极大地惠及了贫困群众,并且为贫困村民节省了劳力,腾出时间还可外出打工挣钱。

整治环境

在荒山荒沟上造良田

潘家庄村南面有几道荒沟,为了变荒废沟壑为良田,刘建平携手苏天龙与附近的私营企业主多次联系协商,一方面把个体选矿厂企业的废碎石子按照环保要求清理,另一方面改造荒沟为良田保护生态环境。由企业出资预埋渗灌管道及整治荒沟需要投资100多万元,高标准造田60多亩。现在已经与水利、环保、国土、林业和发改等部门协调立项,预计今年秋季可以投工建设。渗灌是一种借助地下毛细管自下而上湿润土壤对作物进行地下灌溉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法。他们通过实施造地、渗灌这项扶贫攻坚项目,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创收80——90万元,将极大地增强村集体经济和服务群众的能动性。

争取光伏发电项目

为村民奔小康描绘蓝图

紧紧围绕潘家庄扶贫村的实际情况——背靠五台山延脉,丘陵荒地多的特点,刘建平和村支书苏天龙理清发展思路,争取将荒废的沟壑利用起来,下一步在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上做文章,规划已经制定。计划争取项目发展资金30万元,占用闲置或不可利用的荒地3~5亩,联系扶持贫困户13~17家。6月28日上午,刘建平和该村苏天龙村支书正在筹划组织全村50多名精准扶贫户妇女参加的由县扶贫办举办的技能扶贫下乡培训班,从培训教室、学员伙房到上课桌椅等一应准备俱全。

随着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和技能培训下乡等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好像已经看到潘家庄村进入了整村脱贫奔小康的美好明天,因为刘建平和他的老搭档村支书苏天龙正信心满怀地为潘家庄村走向小康的长远发展规划者,忙碌着……


百姓心声:

代县新高乡潘家庄村长张喜莲:刘建平工作能力很强,进村六年来,为村里办了数不清的好事。他来我们村担任领导是我们村民的福气,有他和交警大队的帮扶,我们全村在2019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代县新高乡潘家庄村贫困户张文安:刘建平是我家的恩人呀!他给我送来5只扶贫羊,还帮我办理了10万元的扶贫贷款。

代县新高乡潘家庄村贫困户张满宏:刘建平对我们村民非常热情,他看了我的果园后,帮我要回了100多棵新品种核桃树苗,每到秋季果子成熟了,他还帮我推销果品,对我们像亲人一样,我特别感谢他!

代县交警大队教导员张晋才:刘建平同志代表我大队扶贫潘家庄村,一直能任劳任怨、吃住在村;他进农家、和农民交朋友,把党的温暖送给村里的贫困户。六年多来,他在这个村脱贫攻坚战中付出不少汗水和辛苦,该村群众都看在眼里。

(来源:平安忻州微信公众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