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河流经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镇入黄海,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即位于大洋河畔。近年来,该所持续推进“洋河蓝盾平安护航”党支部品牌建设,以“口袋里的警务室”、“防汛防溺水红袖标”、普法小分队等,做好事,抓治安,用一桩桩“小而美”的暖心故事,把边境管控主业与为民服务答卷写进大洋河粼粼波光里。
民警在防汛防溺水巡逻中,提醒村民注意安全。
关爱清单
嗡嗡……8月12日,在东港市黄土坎镇栾家村的一处树荫下,电动理发器的声音响个不停,党员民警夏远亮、柳东尼与3名爱心志愿者理发师一起为多名孤寡老人理发。78岁的张爷爷摸着短发,倍感清爽,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孩子比亲人还上心!”
黄土坎边境派出所辖区有不少孤寡老人,由于他们中很多人腿脚不利落,出行不便,理发便成为老人们心中的一件大事。该所民警在走访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决定在日常走访巡逻工作中,定期到村里为老人们理发。夏天,在大树荫下;冬天,在村民家中。一年四季都保证老人们的头发“利利整整”的。
这天,民警们还顺手记下刘奶奶家的灯泡坏了、赵爷爷缺的常用药。
温度调解
7月15日清晨,在一座虾池边的小路上,养殖户王某的货车与李某的摩托车发生剐蹭,两人没说几句话就剑拔弩张。民警荀亚鹏联合群防群治队员闻讯赶到现场,既讲法又说理:“都是靠水吃饭的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有啥事不能商量解决的?”很快,200元赔偿、一句体谅,让王某及时投饵、李某准时送货,“小摩擦”不耽误“大生产”。
7月17日,在大鹿岛客运码头,外地游客张某因车费与司机赵某争执不休。党员民警徐鹏远把双方请进警务室,递上热水,有理有据地进行调解,不仅帮两人把账算明白,更是把理说透了。一杯热水、一句暖心话,75元的“心结”被调成了65元的“和谐价”。张某笑着说道:“你们警察真好!”
民警进村走访时,为出行不便的老人理发。
口袋服务
“以前怕材料带不全,现在看派出所政务微信,一次就办成了!”村民刘女士办完户口迁移后,在群里点了一个大大的赞。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把政务微信办成“口袋里的警务室”,户籍指南、反诈短视频、有关通知等,通过微信群告知村民,很多业务得以高效办结。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在下村走访前,把村民新办补办的身份证揣进兜里,送到村民的手里。口袋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保障安全
8月5日,在黄土坎镇政府会议室里,36艘渔船的船主因安全作业喜领奖品,6艘隐患船只的船主接受民警安全教育。该所副所长孙乾野围绕“理论筑基、实操提能、奖惩并重”开讲,警示教育片、消防实操、防碰撞演练让安全生产从“纸面”落到“甲板”。渔民老张竖起大拇指:“边境派出所讲的全是干货,出海心里更有底!”
大洋河水碧波荡漾,却暗藏溺水风险。从7月30日开始,党员民警高英华、赵俊泽带领“防汛防溺水红袖标”巡逻队,对大洋河18处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并投放救生圈、长竹竿、急救包,实施24小时动态巡逻。在多日的强降雨下,边境一线依旧“零灾情”“零溺水”,村民们都说:“看到红袖标,就有了安全感。”
大洋河畔,展现着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枫桥”之作——边境安宁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