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央视再聚焦!江苏苏州“友好交通”赋能“善治之城”
时间:2022-01-12 10:13来源:苏州公安微警务责任编辑:刘鹏坤

1月10日,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央视《朝闻天下》再次聚焦江苏苏州公安强化友好交通理念,联合“一校多方”管理力量,全力推动儿童保护型友好城市建设,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谋利益,以担当奉献致敬警察节。

为了让儿童上学更加安全,通行更加顺畅,最大化提升学校门口接送秩序,也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在校交通安全,苏州市公安局联合校方、街道、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实地勘察、精心设计,对学校周边部分道路实行单行线管控措施,形成“微循环”的交通组织。

此外,利用学校长廊打造沉浸式交通安全体验区,设有安全知识我须知、安全上路我守护、安全乘坐我须知、安全上学我守护、安全手势我须知、安全行驶我守护、道路安全我守护、道路法规大考验8站,以分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知识竞赛等形式,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

有一种希望叫创业在苏州

有一种惬意叫休闲在苏州

自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实施以来,苏州紧扣“友好交通”这个关键,创新探索安全、可靠的精细化管理路径,实现交通与人的和谐“友好”,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精细化拓展“友好交通”内涵

放眼苏州全市,“友好交通”场景随处可见:清理整治后的背街小巷,规划出夜间停车泊位;便利店、药店、公共卫生设施等场所周边划出便民停车泊位;40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对外开放;新建中小学试点地下停车系统……“友好交通”处处体现出精细化特色,为苏州打造“善治之城”注入强劲动力。

行走在姑苏区双塔街道里河社区,车辆停放整齐,小区整洁有序。里河社区党委书记胡晨介绍,当地交警部门会同城管、社区等,形成一份包括停车在内的里河社区治理建议书,通过重新整合规划原有停车泊位、清理“僵尸车”等措施,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社区进出口安装了智能道闸,小区重新划定车位、设置立体停车场等,正一步步向“智慧小区”迈进。

2021年前三季度,苏州市交通健康指数位居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400万辆城市中第一;1-11月,苏州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75%、10.55%。

创新成“友好交通”不竭动力

机动车保有量近480万辆,位居全国第4;常住人口总量达1275万。人多车多,对苏州这座特大城市的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唯有创新,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从2020年11月开始,苏州市交管部门专题部署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时隔一年,又启动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2.0行动,高标准实施20项重点任务,让“友好交通”在苏州“可观、可感、可复制”。

警企联动,是苏州创新探索“友好交通”的有力实践。姑苏区作为苏州核心区域,因道路空间资源有限,更多人愿意选择非机动车出行。此外,随着寄递、外卖行业的发展,骑手交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对此,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交警大队联手美团外卖,共同制定“灯塔计划”,实现对骑手的精准化管理和分层分级教育管控,构筑古城区非机动车友好出行体系。

迄今为止,苏州已创新探索“一校多方”护学机制、亲商便民交通新场景、“8+X”事故处理机制、行人信号灯“倒计时”等数十个“友好交通”举措,范围覆盖苏州全市。

“友好交通”成效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2021年7月,苏州在全省率先试行机动车违停行为“绿色罚单”模式,10分钟以内不予处罚,超过10分钟未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对苏州机动车违停行为“先行提醒纠正”的执法模式,市民们纷纷表示赞同,“绿色罚单”既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又体现了执法的“温度”。

在更高站位上深化“友好交通”

2021年12月21日,苏州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冲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国家考核验收。

把人民群众的“表情包”当做交通管理风向标,苏州切实做到“解决痛点”,创造更多“微幸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吹响了苏州全力冲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大考的冲锋号。

2021年12月27日,苏州首条预约式校园定制公交“通学约巴”上路,通过技术牵引、数据赋能,实现对学生“智慧”接送。这项由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交警大队联合辖区规建、教育、公交、学校等单位,依托工业园区“一网通办”平台,率先推出的预约式校园定制公交服务,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家长只需在工业园区“一网通办”微信小程序完成信息注册后,即可在线预约乘车。学生上车扫码、刷卡,上车和车辆运营信息将通过短信推送给家长,家长也可在“一网通办”微信小程序上实时查询车辆位置信息。公交公司结合预约情况,根据上下学时间制订运营计划,满足学生舒适便捷、准时可靠的公交出行需求。

苏州从“友好交通”发力,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依法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彰显了苏州担当。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