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揭秘!骗子究竟是如何潜入“家长群”的?
时间:2023-08-29 18:09来源:南通反诈责任编辑:陈言
临近开学季

同学们又将陆续回到校园

此时,大家的警惕心

可千万不能松懈

图片

真实案例

近日,身为班主任的李老师正在为新学期做准备工作时,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非常着急说:“班级微信群里有人冒充你收班费!”李老师一听,赶紧打开微信,一看,竟然有人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班级群,并且微信头像、群昵称都与自己的一模一样,以自己的名义发起了收款,并且还艾特各位家长催促他们交钱。所幸目前只有一个家长转账,李老师赶紧在群里提醒各位家长,大家这才意识到遇到骗子了……

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那么骗子究竟是如何潜入“家长群”的呢?

警惕!!!

骗子行骗有这4个套路

套路一:广撒网、搜索QQ群

诈骗分子会直接在QQ内

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

出现相关的群聊后

冒充老师、家长申请进群

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

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

骗子就容易趁虚而入

图片

套路二:套近乎、获取进群二维码

有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

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

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

由于很多群聊设置

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

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图片

套路三: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

伪装成学生家长

添加班主任QQ/微信

通常会备注为

“xxx学生父亲/母亲”

“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

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

换成班主任头像

并将自己的备注名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

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

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

图片

套路四:利用时间差,实施诈骗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

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借机下手

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进而实施诈骗

图片

除了家长以外

学生也是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

以下诈骗类型

请同学们一定要记牢!

诈骗种类

警方提醒

1、班主任应及时对本班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同时,要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家长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微信群、QQ群的群名称和二维码等信息,了解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流程,切勿轻信群成员要求转账收费的信息。

2、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或是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情况,家长应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

3、奖助学金发放等官方行为都有官方通知渠道与规定程序,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个人要求提供信息,更不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任何费用。相关部门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引导转账。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