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浙江首创“滴滴式出警”,不满意还能给差评!
时间:2020-11-23 11:08来源:平安鼎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安羽

10月4日下午,晚高峰,浙江省诸暨市的周先生赶着去办事,心急火燎地却追尾了别人。报警后,正愁交警何时能到达时,周先生的手机来了一条短信——

“您好,这里是诸暨交警,为减少您等待时间,方便警员快速处警,请您点击定位请求……”在收到这条短信后,周先生终于停下来回踱步的脚,点开了定位链接:地图上,出现了一个蓝色的摩托车,是处警的警员俞勇,显示他正向自己方向赶来,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

周先生愣了一下,马上安下心来。“这张动态地图,交警在哪儿一目了然,我们还有什么好急的?”周先生由衷地赞叹。实际上,他享受到的,是今年9月份,诸暨交警大队铁骑中队刚刚推出的“滴滴式”处警!绍兴警方专业的叫法是动态即视型处警模式,这在全省都是首创!

“我们中队平均每月收到的交通事故报警量有1000多起,其中有60多起是由于群众无法知晓民警实时方位而重复报警,从而也导致群众对接处警满意率不高。”铁骑中队中队长杨幸锋说。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诸暨交警想了一个办法:是否能与滴滴打车系统一样接警呢?今年5月,诸暨交警大队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研发了“滴滴式”处警这一创新平台,通过群众“点单”、系统“定单”、指挥“派单”、后台“跟单”和群众“评单”来形成“闭环”。

接到事故报警后,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向报警人发送定位链接,报警人点击后即可完成精准定位。

获取”订单“后,交警中队数字警务室”派单“至附近的执勤民警。

它的最大优点是,报警人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App,只要点击短信定位链接后,可即时看到处警警员的所在位置、行进速度和正确的到达时间;处警警员也同时获得事故现场方位,不需要费时反复询问核实,全程可视。

运行2个月以来,不仅报警人的焦虑感一扫而空,还一键解决了交通高峰时段接处警慢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复报警、浪费警力资源的问题。

那么,诸暨交警为何会推出这项警务变革呢?日前,记者来到绍兴公安探秘,发现绍兴的一项项警务变革,都来自于覆盖全市的智慧民意感知系统的催生。它是怎么运作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满意的民意

如何被“打捞”?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绍兴市民对公安机关执法服务的满意度达96.35%。数据很亮眼对不对?可绍兴是一座拥有“5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那3.65%的不满意度,意味着还有一部分老百姓并不满意,如何“打捞”这些“不满意”?

上虞的罗女士,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那个被“打捞者”。

前阵子,罗女士想给自己改名,但没料到名字一旦发生变化,驾驶证、行驶证、医保卡等关联重要证件几乎全部要换,她先后跑腿5趟,前后周期达20多天,极为不方便。她忍不住在本地论坛发帖“吐槽”,还点名@绍兴公安@上虞公安等部门。

绍兴市公安局的智慧民意感知系统瞬间“捕获”罗女士的不满,并通过专项数据智能统计分析发现,更名后办理其他业务确实存在“多头跑”“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日前,上虞区公安分局创新推出公民身份信息变更“一件事”联办服务新举措,48小时内就能完成相关换证业务。

如此灵敏的民意“嗅觉”和快速的反映从何而来?当记者走进绍兴市公安局督察(民意感知)中心时,终于有了直观的感受:中心的大屏幕上,系统正不断“打捞”着那些“不满意度”——

绍兴全市110接处警、12345政府阳光热线、公安新媒体矩阵、公安信访、网络舆情、社区民警走访……几十个渠道采集到的民意信息,都被实时投放在大屏幕上。

“过去,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大都散落在不同的平台,很难全面掌握,层层流转又要耗费大量时间。”绍兴市公安局督察(民意感知)中心专职副主任高峰,揭开了智慧民意感知系统灵敏“嗅觉”的秘密:

它打通了各个平台的阻隔,就像一张大网,通过“关键词”预设和网络检索等方式,从海量信息中自动比对和“打捞”出涉警投诉等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发送短信、直接电话访评等方式,详细了解群众不满意原因后,形成民意报告转交相关警种或部门落实解决。”

尽管时刻感受到压力,但正是在一次次打捞“不满意度”的过程中,绍兴民警的执法办案理念得到了质的提升和转变。

一个涉案金额仅10元的案子值得花大力气去侦破吗?越城区公安分局侦查反诈中心民警黄臻科肯定地说:“值得。”今年10月初,绍兴市民沈先生误信一个低价购买手机的电信网络诈骗,损失了10元钱。报警时他觉得公安机关可能不会“放在心上”。没想到,10月28日,办案民警告诉他,案子破了,3名犯罪嫌疑人在省外落网,即将押解回绍兴。

“民意感知系统告诉我们,过去在民警眼中的‘小案子’,却往往是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的重要‘参数’。”黄臻科对此深有感触。

百姓有了打差评的渠道

如果说汇集民意是起点,那么,访评则是建立民意感知体系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它把评价权完全交给群众,让民警自觉接受监督。

越城区公安分局访评员苗露至今记得她追踪的一条“不满意”工单所历经的波折。

今年4月,从事货运业务的王师傅在越城区一处地磅站和他人发生冲突,王师傅挨了打,可当民警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处置时,肇事者已一哄而散。由于现场没有监控,王师傅也不认识对方,调查工作一时无法开展。在接受民意回访时,王师傅毫不犹豫地打了“差评”。

苗露将王师傅的诉求反馈至分局警务督察大队后,大队负责人立刻找到了王师傅沟通并承诺一定会认真调查,给出满意答复。感受到民警回访时满满的诚意,王师傅心头的气消了一大半,并回忆起案发时的一些关键细节,最终协助办案民警找到了肇事者,矛盾就此化解。在第二次访评中,王师傅满意地给出了“好评”。

“把工作的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增强民警的为民服务意识,很多警民之间的误会就能得到化解。”这是绍兴市公安局150名访评员共同的心愿。发送回访短信320万条,人工回访35万余次,尽管每天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唠叨”,可是当看到一条条原本“不满意”件从“数据仓”里移出,她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

有一组新的数据更值得一看:今年第三季度,绍兴市民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服务满意度达98.81%,距离补齐那3.65%,更近了一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