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20年,大墙内的“变”与“不变”
时间:2024-04-04 17:00来源:平安鼎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刘媛媛


惩罚与改造罪犯是监狱的职责和使命。多年来,浙江监狱系统在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打造阳光狱务、推广监区文化、开展修心教育、探索矛盾多元共治等,努力向社会输送合格守法公民。近年来,浙江监狱的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罪犯教育改造岗位坚守了30多年的浙江省长湖监狱副监狱长徐卫青,一路见证了浙江监狱工作的变迁。他说,监狱民警改造罪犯的理念和方式不断因时而变,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教育挽救罪犯的初心却从未变过。


监狱民警越来越专业

2002年,在安吉县南湖林场学校当了8年小学语文老师的徐卫青,转岗成了省南湖监狱的基层民警。

彼时的监狱民警,管教罪犯多以“管”为主,管教方式多以说教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曾是安吉县优秀小学语文老师的徐卫青,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对于这些入狱之人,监狱民警是不是可以像教育孩子一样通过教育来挽救,让他们踏实改造、重新做人?

“当时,像我一样从学校转岗过来的民警还有好几个。我们进监区前,大都会带着前一天准备好的讲义上课、点名、谈话等,有些罪犯谈了很多次,有些一谈就谈好几个小时。”徐卫青回忆说,这样的做法,在当时一些老民警看来,似乎有点不着调,甚至还有些另类。

不过这样“另类”的管教,在罪犯中却很受欢迎。罪犯李某在刑释若干年后,依旧感谢徐管教当初上的那堂“改造始于放下”的课,“就像在我心里敲响了一阵惊雷”;一些重点罪犯在听到徐管教喊自己名字的时候,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

几年坚持下来,徐卫青和其他几名转岗的民警,成了管教民警中的优秀代表。同事们看到徐卫青,有的亲切地喊他“徐老师”,有的称他为“徐教授”,半开玩笑的称呼中更多的是一种敬佩和尊重、一种对他专业的认可。

时间流逝,监狱在威严执法的同时,一直在向着社会化教育的方向迈进。

2010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狱民警素质,特别是适应教育改造工作的岗位技能要求,监狱系统除了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招录人才,也将目光转向社会,医疗、法学、心理学、教育学……每年各种专业的“社招生”走进大墙,甚至不少“社招生”还是研究生学历,改变了以往单一警校生的招聘来源。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监狱民警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各个监狱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民警数量逐年上升,有效提升了民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除了教育主体构成有所改变,民警的教育方式也有了变化。

徐卫青说,之前,民警给罪犯上课“全靠一张嘴”。如今,青年民警带着更新的理念和方式加入到监狱工作中来,“又成为了新的‘另类’”,他们会做PPT、会拍短视频,会以当下最时兴的方式告诉罪犯法律的底线在哪里,告诉他们人性的真善美,以“传统+科技”的手段,上好每一堂教育课,引导罪犯真心悔改。

监狱执法越来越规范

近10年来,监狱执法更加规范,高墙更加透明——这是徐卫青和身边同事对监狱工作最为直观的感受之一。

透明规范既保障了监狱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激励着罪犯积极改造。

“参加工作头几年,罪犯的计分考核、减刑假释等方面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体系。”徐卫青说,不过各监狱都在摸索,如何在计分考核等方面形成一套规范流程。

2015年,省金华监狱率先和金华市检察院联合推行“四规范一公开”工作。“四规范”指的是规范罪犯的习艺岗位分配、计分考核、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分级处遇;“一公开”指的是狱务公开。监区将罪犯的个人考核分数、奖惩情况等量化后进行排位、公示,结果一目了然。

“这个举措规范了民警的执法权,让执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罪犯及其家属对监狱的信任度也大大提升。”徐卫青说。

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浙江监狱主动拥抱信息化和数字化。

2021年10月,浙江监狱综合执法办案平台上线运行。平台涵盖了罪犯从入监到出监的执法全周期,目标是让罪犯的每次加扣分都有客观化证据加以固定,罪犯的改造表现认定均有据可查、有证可循。


让徐卫青深有感触的是,2022年,他所在的省长湖监狱与检察机关开展刑罚执行同步审查试点,通过检察监督关口前移,提前介入罪犯日常考核、管理等执法环节,实现由原先批量事后监督向全量全过程同步监督转变,探索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

“从源头上把控,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罪犯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更有效维护。”徐卫青说。

在试点基础上,2023年,全省刑罚执行同步审查工作推进会召开,全面部署推进刑罚执行同步审查监督工作,助力执法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改造人的初心从未改变

20多年来,不管是刑罚执行还是教育改造,徐卫青认为,尽管监狱很多理念在变化、方式在创新,但维护公平正义、挽救迷途囚子之心却从未改变。

“改造罪犯,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因为我们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徐卫青坦言,不管是做老师,还是当监狱民警,自己从事的工作都很有意义。他说,教育其实是相通的,让罪犯在接受法律制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帮助他们重新开始,从而更好地为平安建设作贡献”。

为了帮助罪犯顺利回归社会、重拾生活的希望,全省监狱做了很多创新和探索。

早在10多年前,全省监狱已与社会院校、职业院校、技能培训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罪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创新发展了“双证制”(文化考证及技能考证)培训模式。


近年来,全省监狱更是不断拓宽社会化合作途径,与属地司法局、高校、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矛盾调解部门等合作,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罪犯心理健康、法律援助和矛盾调解等工作,助力平安浙江建设。

“监狱惩戒的最终意义,不是绝望,而是希望。”徐卫青说,在自己心中,平安浙江的画卷中,应该有这样一幅画面:没有戾气,罪恶远离,迷途之人能够涅槃重生。而徐卫青和同事们正朝着这幅美好画卷而努力奔跑。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