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老虎潭水库生态联勤警务站的警报突然响起。大屏幕上,一个红点正在向水库边缘移动。
“有人接近电子围栏!”值班警长姚建斌立即调取实时画面。“这里是生态警务站,您已进入水源保护区,请立即离开。”通过远程喊话系统,姚建斌劝阻一名想在水库钓鱼的市民。
依托“山水慧”数智平台的异常停留追踪、电子围栏防护、火情风险预判模块,老虎潭水库实现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平台运行3年来,库区生态违法案件数同比下降76%,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生态”。
从张志和笔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赞誉,到戴表元“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深情眷恋,湖州的山水之美早已融入千年的诗词画卷。为破解县区域生态协同治理难题,近年来,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迭代升级生态警务联勤模式,牵头建成区县级生态治理中心——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生态警务联勤共治中心),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实行区委生态办统领,公安等6部门常驻、其他部门轮驻的“1+6+X”运行模式,集中处理全区生态治理业务。中心整合110、12345等多平台举报信息,统一研判后分类流转主责部门处置。
依托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吴兴公安打造生态执法一体化协同机制,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今年以来,吴兴公安已协同处置问题220余起,破获生态刑案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我们通过强化执法协同,快速查处破坏生态行为,提升监管效能,震慑违法犯罪,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警长沈剑介绍。
“野生动物包括哪些?”“网购鹦鹉违法吗?”“遇到受伤猫头鹰怎么办?”在“竹童”老师的生态直播间里,公众的生态疑惑得到专业解答。这是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创新宣教的一个缩影。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积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组织丰富活动:开展野生动物常识讲解、非法捕猎工具实物警示展、生态知识趣味竞答、鸟类科学放归活动。
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创新打造生态警务联盟,广泛发动旅游景点、网红商家等力量,组建14支“生态义警”队伍,并成功培育“竹童讲生态”等多个接地气的网络宣传品牌。同时,吴兴区生态治理中心联合城管义工、护林员及广大志愿者,常态开展古道清洁、联合巡山、食安宣传等专项行动,让保护生态理念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