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人员采集水样
清晨,浙赣两省交界的河溪畔,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技术人员手持便携式水质检测仪,俯身采集水样。短短30分钟,总磷、氨氮等关键水质数据跃然屏幕——这是浙江省首家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写照。自2019年8月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坐落于山城的“技术中枢”已成为守护民生福祉的“隐形卫士”,以精准数据为公益诉讼提供支撑,在食药安全、生态环境、产业保护与跨区域协作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扎实的答卷。
技术破题
建设快检实验室

江山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
2017年,江山市检察院就某化工厂跨境污染问题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案件,传统取证手段逐渐力不从心:环境污染线索难锁定、食品添加剂检测周期长、养殖污染证据易灭失……为破解困境,该院依托毛闽燕等检察技术人员的专业力量,创新采用“边筹建边办案”模式推进实验室建设。2019年8月12日,江山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配备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水质多功能检测仪等设备,实现对水样、食品、药品等样品的现场快速筛查。
“过去我们靠‘脚底板’找线索,现在靠‘科技眼’。”实验室负责人毛闽燕手持检测管介绍,通过特定化学反应与光谱分析技术,可在现场快速完成污染物、有效成分等指标的初步检测,将线索筛查时间从数周压缩至数小时。该实验室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列为首批个人品牌工作室,正以技术革新持续推动公益诉讼办案模式升级。
守护民生
筑牢食药安全防线

毛闽燕在快检实验室进行快速检测
“这款宣称‘快速止痒’的消毒产品,可能非法添加了禁用激素。”2020年3月,江山市检察院根据媒体报道,对辖区内药品经营单位、医疗机构销售的抗(抑)菌制剂类消毒产品展开调查采样,依托快检实验室对23款样品进行专项筛查。实验室采用糖皮质激素胶体金试剂盒等工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高达91.3%,反映出该类产品违法添加问题的严峻性。
根据检测结果,江山市检察院迅速督促当地有关部门开展规范整治。同时,该院意识到仅靠销售端打击难以根除问题,需推动全国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治理,遂撰写调研报告并上报省检察院与最高检。
2022年2月,在最高检推动下,全国检察机关通过立案、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查处不合格产品及相关企业。从超市货架到药店柜台,“市场研判+快检筛查”机制让非法添加行为无所遁形。江山市检察院的履职实践对抗(抑)菌制剂市场乱象整治产生积极影响,该案被写入2023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并入选最高检“3·15”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精准治污
为绿水青山“号脉开方”

毛闽燕采集受污染土壤样本
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难点。2023年5月,在一次专项监督中,检察技术人员循刺鼻气味追踪至隐蔽排污口,利用便携设备现场检测水样。“溶解氧严重不足,氨氮超标3倍以上,属典型养殖污染特征。”这份检测报告成为立案关键证据,推动相关部门对排污问题实施有效治理。
“我现在按你们建议,养鸭塘的水经水葫芦净化后再排入鱼塘,里面养了近百条鱼!”在检察机关监督下,原先直排污水的两家养鸭场建成三级氧化塘,通过“养殖水浮莲+水产养殖”实现水质净化。
在生猪养殖行业,快检实验室也为生态保护注入检察智慧。2024年10月,江山市检察院借助无人机航拍,发现某养猪场储液池管道破损导致废液泄漏。该院在开展检察监督的同时,向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管道更换、走向优化与定期监管建议,提升公益保护实效。
从黑臭水体到农田水源,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如同生态“听诊器”,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技术人员每月定期巡查河湖库,累计出具检测报告300余份,以精准数据推动生态修复,助力乡村重现“清水绕村流”的美景。
护航产业
为“甜蜜事业”筑牢法治屏障

毛闽燕(左)在最高人民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进行总黄酮定量检验
“绝不容假货玷污江山蜂产业这块金字招牌。”2024年初,检察官走访发现,网络平台充斥假冒本地知名品牌的蜂胶软胶囊,外包装与正品极为相似,消费者难以辨别。蜂产业关乎江山市近5000名蜂农生计,假冒产品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严重影响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真伪蜂胶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利用快检技术,对正品与网售产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定性实验,初步判定网售产品为假冒伪劣。”实验室负责人介绍。经立案并委托浙江省检察院技术部门鉴定,确认两者成分完全不同。
江山市检察院依法督促行政机关查处制售假劣产品行为,全链条打击相关犯罪。同时,围绕企业挽回损失的核心诉求,检察官通过诉前调解促成涉案人员主动退赔58万元。该院还推动当地蜂产品协会发布《蜂产品加工行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团体标准,构建“个案办理—行业整治—社会治理”全链条保护模式,有效规范产业发展与市场秩序。此案入选最高检检察技术支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跨界联检
破解跨省治水难题

快检技术助力跨区域生态治理
“一江清水穿多省,污染治理难协同”曾是江山市流域治理的痛点。依托快检实验室,江山市检察院与福建浦城、江西玉山等地检察机关共建“线索联查、证据共享、技术互助、成果共用”协作机制,以技术检测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
在一次跨境污染排查中,技术人员沿省界断面布点取样,通过系统比对水体富营养化等关键指标,迅速锁定上游污染源。“检测数据为责任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三省联动整治不再‘各说各话’。”办案检察官感慨。截至目前,实验室为毗邻地区提供跨区域检测40余批次,推动三地交界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标准,曾经的“矛盾河”成为“同心河”。
2025年6月,江山市检察院与浦城、玉山两地检察院签署“1+2”三省边际检察工作协作机制框架协议,检察技术跨区域合作是其中重要内容。专业化、规范化、实战化、一体化建设的快检实验室,持续为跨区域案件办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从三省交界的河流到百姓家中的药盒,从养殖场排污口到超市货架,快检实验室的灯光始终明亮。“技术让公益诉讼更有力量。”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评价。这支扎根山城的“科技检察力量”,以专业与坚守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初心,在公益诉讼道路上持续写下务实而深情的法治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