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龙湖北路与国庆中路交汇处,一座一千余平方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图景。
2025年1月升级改造后,田家庵区综治中心以“1+3+6+N”集成化服务体系为支撑,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全科诊疗中心”,让“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成为田家庵区群众的共识。
这得益于田家庵区切实将综治中心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高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盼,为现代化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实践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田家庵区综治中心玉帛调解室调解案件
建强受理“新阵地”
某小区业主与物业因对停车收费标准存在分歧陷入纠纷,协商无果,双方来到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寻求解决办法。了解案件详情后,区综治中心联合区房管中心、国庆街道等多部门共同参与调解,并在一周内,促成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并办结。
“综治中心建设的初衷就是争取让群众‘进一扇门、登一张网、解万般事’,真正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矛盾化解综合服务部。”田家庵区综治中心负责人陈芳介绍。
“1+3+6+N”的“全科诊疗中心”即“1”个综治中心融合信访和矛盾调处、行政争议化解、法律服务“3”个专业接待大厅,针对矛盾多发领域创办“玉帛工作室”、物业管理纠纷、劳动争议等“6”间特色或综合调解室,设置“舜心法庭”、心灵驿站、法治书房等“N”个功能室,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多科分诊”向“全科会诊”转变。其间,各政法单位、人社局、信访局等近20家单位常驻、轮驻,并吸纳特邀调解组织等第三方力量,为不同需求的来访群众提供服务。
为建强这一阵地,田家庵区明确由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妇联、人社等近20家单位中择优选配30余名专业人员的综治骨干力量,并按照“分类分级、定人定责”原则,切实为群众提供日常接访、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升级以来,该综治中心已累计接待咨询、受理劳动争议、物业纠纷、行政争议、婚姻家庭等各类事项928件,化解矛盾纠纷763件,化解成功732件,彰显了良好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群众自发赠送锦旗9面。
完善调处“新机制”
2025年3月,袁女士的紧急求助电话揭开了一场“多兵种联合作战”:12338热线接报家暴风险后,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启动“平台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迅速将该案件转办至区妇联。区妇联第一时间联系属地妇干及片警48小时内完成入户调解,2天后开展走访,7天后跟踪回访,确保矛盾不反弹。夫妻二人均表示已经和好如初,并对工作人员的调处表示满意和感谢。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淮南市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健全职责任务、化解流程、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实践运用。
在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被不断完善,并上墙张贴,明确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入驻单位职责事项清单,优化常驻部门入驻人员职责任务,进一步强化业务协同,提升综治中心统筹能力。
田家庵区综治中心还制定《区级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流程规范》,形成“平台吹哨、部门报到、集中受理、分流指派、跟踪督办、化解销号”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模式,开设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如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投诉入口)等线上通道,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探索化解“新路子”
“我的网格常住593户,常住人口1622人,其中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11人,独居老人3人。”说起自己所辖的“一亩三分地”,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中兴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陈静如数家珍。每日20000余步的微信步数,是她调解工作基本功最好的脚注。
2025年3月5日上午,在网格内日常巡查时,陈静发现桂苑村一女子疑似走失。经了解,刘女士与家中丈夫发生家庭矛盾后跑出,因有智力障碍,无法自行回家。陈静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第一时间联系网格民警和小区物业经理。多方努力下,成功找到刘女士,并耐心开导将其送回家中。同时告知其家人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尽量避免说刺激的话,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关心照顾,刘女士家人非常配合并表达谢意。
“群众的事无小事,我们转变工作思路,从‘等诉求’到‘找问题’,排查越细致,群众烦心事就越少,邻里关系也就越和睦。”对于矛盾纠纷的化解,网格员陈静逐渐摸索出一些自己的独特方法。
“网格员的优势在于‘人熟门清懂人情’,专业的法官、民警则‘懂法、懂政策、有权威’,让懂人情的网格员与懂政策的专业人员优势互补,方能实现矛盾化解从‘救火式’向‘防火式’转变。”田家庵区委政法委书记表示,“此外,我们还建立‘简单矛盾现场处理、复杂矛盾中心组织联调、疑难矛盾分管领导包案化解’的递进式化解模式,针对每个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切实发挥网格员矛盾感知‘前哨’和综治中心纠纷化解‘末梢’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数据见证治理变革:2024年以来,该区网格长受理办结92030条,办结率98.59%,流转到职能部门322条,办结率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