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想必你们看过不少警匪影视剧吧?
那些缉捕逃犯、格斗制敌的“硬汉”警察形象,是不是让你隔着屏幕都感觉霸气?
but,你造吗?每起案件侦破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很少直接破案,也不参与抓捕,却能让蛛丝马迹“开口说话”,锁定真凶。
他们是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刑侦技术民警:没有轰轰烈烈,却有别样精彩;没有刀光剑影,却也激荡人心;他们身处喧嚣背后,守护在正义面前!
今天的《平安福建守护者》系列微纪录片的男主角蔡荣泉,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他不是“硬汉”,也没有帅气的画风,还专掏“破烂堆”,但就是那么“潮”!
为啥这么说?来,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寻找答案吧。
看完了视频,小伙伴们是不是意犹未尽?接下来的故事,同样也很精彩,别错过哦~
“痕迹取证的过程,就像给女孩化妆拍摄”
蔡荣泉的技术有多牛?面对戴上口罩与手套的嫌疑人,他依然能够寻得一丝痕迹。
2019年7月份,湖里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警方到现场后发现,从受害人所提供的屋内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嫌疑人非常狡猾,作案时进行了伪装,试图不在现场留下任何证据。
不过,这些都没能逃过蔡荣泉的追踪。
现场,他模拟出了嫌疑人的踪迹,最终在受害者所居住的17楼外墙找到了一丝模糊的痕迹,再借助他所擅长的“潮技术”,对痕迹进行特殊处理,最终牢牢锁定证据,成功完成取证。
让蛛丝马迹开口,蔡荣泉靠的不仅是一双“鹰眼”,还有他的“潮技术”。这就是他常年钻研摄影技术、摸索提取技术。为此,他捣鼓出了各类新潮的取证提取模式。
“发现痕迹仅仅是第一步,是否能够成为证据,痕迹取证显得尤为重要。”蔡荣泉说,痕迹取证,就像给女孩化妆拍摄。首先要根据对象的不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妆容”,进行处理“化妆”,将最完美的一面完整的呈现出来。
这就好比是拍照时,使用“滤镜”“美瞳”“瘦脸”等手段进一步美化对象。环形灯、外置闪光灯等,这些常见的拍摄工具,在蔡荣泉手中却大有用处。借助这些“潮技术”,让蛛丝马迹开口,为办案提供关键证据。
4个超大塑料袋装着破案“宝贝”
蔡荣泉的背包里不仅有物证袋,还有4个超大塑料袋。每次从勘查现场返回,这些塑料袋总是满的。
袋子里,能掏出破杯子、废弃包装袋,甚至是从垃圾桶里翻出的纸巾。这些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但在蔡荣泉眼中却是宝贝,因为其中很可能有关键物证。
蔡荣泉说,现场勘查是个“良心活”。勘查成效除了依靠技术,更要耐心细致。蔡荣泉说,在重大现场,翻垃圾桶是必要程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他要逐个检查,且拍照取证,就连揉成一团的纸巾也不能放过,打开来看一看、闻一闻,甚至还要带回去做检测。
在一起盗砸车窗案件中,蔡荣泉对车辆勘查后没有得到有效信息。再次勘查时,他在车门的脚踏板上发现一口痰。“脚踏板靠近墙壁,不可能是过路人吐的,也不是车主吐的,很可能与嫌疑人有关。”忍着恶心,蔡荣泉提取了痰渍,果然锁定了嫌疑人。
从658G电子数据中找到证据
当前,时代在发展,警务工作也在变革,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公安战斗力要素。针对当前各类新型网络违法犯罪,蔡荣泉也紧跟时代潮流,将现场勘查的范围延伸到虚拟网络。
2016年,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及对网络犯罪的职业敏感性,蔡荣泉不仅主动学习电子数据取证技术,还带领着科室民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创建了全省首个县区级网络勘查实验室。
科室成立后,他带领着科室民警先后提取、梳理了容量约15T的固定嫌疑人电子犯罪数据,整理了数十本台账,为非接触性案件侦查、审讯提供有力证据。
实验室投用后,科室民警为千余起个案、系列案件检验了3000份检材,在“扫黑除恶”“飓风肃毒”“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湖里警方捣毁了一个以公司化运作的诈骗团伙,团伙成员达几十人,每个人手上最多有40多部手机。这仅靠技术员完成电子数据取证是非常困难的。
蔡荣泉主导当天的取证工作,他根据前期掌握的案件特点,制定详细的现场取证流程,并对参与行动的侦查员进行电子取证方面的培训。
在短短的7个小时内,初步完成对现场60余台电脑、近200部手机的固定、提取,还原嫌疑人的诈骗过程。最终,警方抓获嫌疑人20名,确认了受害者50余名,涉案金额达100多万元。
还有一起案件,嫌疑人电脑中的数据经过多渠道加密,而这些加密技术是蔡荣泉从未接触过的。他放弃了“五一”假期,和技术民警在这台电脑花费了30多个小时,一次次尝试,最终提取到658G的电子数据,并从中找到了证据。
在蔡荣泉的带领下,科室警员个个都是全能型选手。不仅熟练掌握痕迹探查基本功,对于网络数据还十分敏锐。2019年3月,在一次排查中,蔡荣泉与科室警员们发现辖区一个网络推广公司的数据存在异常。借助新学习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他们锁定关键线索,展开调查,最终固定证据。
案件可能无法直观地感受这位“技术潮警”的高水平。他获得的刑事技术领域里最高的荣誉“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就是他实力的有力证明。
除此之外,他还在《海峡科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5篇论文入选首届全国电子物证论坛征文。还受邀参加全国电子物证培训班和反舞弊调查技术高级研修班,进行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