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哈尔滨零下十余度的寒风中,聋哑女孩小欣(化名)因家庭琐事与亲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踏上了南下列车的旅程。谁也未曾想到,这个沉默的举动,竟开启了长达27天的惊心动魄的寻找。
父亲张先生发现女儿失踪后,心急如焚。凭借着小欣微信中零星的线索,他辗转各地追寻女儿踪迹。然而,3月20日,所有线索戛然而止,小欣仿佛人间蒸发。最后的定位显示,她可能出现在福建漳州。
接到报警求助后,“漳州110”十中队迅速启动紧急寻亲机制
绝望中的张先生抱着一丝希望,于3月21日晚踏上了前往漳州的列车,向漳州公安民警求助。“孩子已经失联好多天了……”这位东北汉子声音哽咽,眼中满是无助与期盼。“最后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漳州110”十中队(寻亲工作室)民警李育裕迅速接待了张先生,一边耐心安抚他的情绪,一边细致询问关键信息。
情况紧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寻亲行动立即展开。
“漳州110”十中队迅速启动紧急寻亲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结合路面巡逻力量,展开全方位搜寻。深夜的办公室里,值班民警紧盯屏幕,一帧帧查看公共视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街头巷尾,12支巡逻梯队穿梭于漳州的大街小巷,进行地毯式搜索。
民警们通过公共视频查找到女孩的行踪
工作群里,信息与图片不断刷新,民警们实时通报着搜寻进展。整整12个小时,民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寸画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找到了!”3月22日上午10时,经过近12小时的“全城扫描”,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小欣的身影出现在学生街!民警们与张先生一家立即驱车前往。
“快!再快一点!”李育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熙熙攘攘的街头,民警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孤独徘徊的身影,张先生一眼便认出了失联多日的女儿,他颤抖着喊出女儿的名字,飞奔过去。看到父亲的那一刻,小欣先是愣住了,随即激动地用手语不停比划,口中发出模糊的音节。
在漳州公安民警的努力下,父女俩终于团聚
“你认识他们吗?”民警举起手机打字确认,小欣点点头,嘴唇微动,艰难却清晰地吐出两个字:“爸爸……”这一刻,泪水模糊了张先生的双眼,他紧紧抱住了久违的女儿。这场跨越南北、历时二十七天的寻亲之旅,终于在漳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临别之际,李育裕细心叮嘱家属为小欣配备联系卡片和定位手环,并反复提醒预防走失的注意事项。张先生连连点头,这位刚强的大男人数次哽咽:“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声诚挚的感谢。
张先生为漳州110寄来感谢信
这支成立于2024年12月的寻亲团队,其前身为“漳州110”施晓健工作室。仅仅运行了四个多月,就已展现出非凡的力量。截至目前,“漳州110”十中队(寻亲工作室)共参与、协助找回574人,其中通过本地指挥中心派警找回474人,与蓝天、曙光救援队等联动单位合作找回走失人员22人,更助力78名省内外民政救助站的流浪人员与亲人团聚。
在这个春天,一个聋哑女孩的无声出走,最终收获了有声的温暖结局。(蔡欣利 方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