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缠绕幸福的“千千结”怎么解?法官当起“家庭医生”破冰亲情困局
时间:2025-04-14 15:44来源:福建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从“执子之手”的浪漫誓言,到“孩子跟谁”的冰冷质问;从“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颂,到“妈妈谁来养”的法庭对峙……家事纠纷的背后,除了法与理,更是剪不断的情感纠葛。

如何让司法既有威严的尺度,又有治愈的温度?近年来,福建省松溪县人民法院秉承“诊断、治疗、修复、守护”的治愈性家事审判理念,将家事审判与少年审判深度融合,努力做实家事少审纠纷的前伸后延,聚焦诉讼全环节,探索打造“一树四花”幸福树系列家事少年审判品牌,解锁家事少审“四重曲”,推动温馨和睦之风浸润万家。

柔性审判:破冰亲情困局的“手术刀”

“孩子终于回到我身边了,谢谢法官!”近日,陈女士抱着女儿离开法院时,眼眶湿润。在这起抚养权纠纷中,母亲与祖父母激烈争夺,父亲沉默逃避,5岁的孩子茫然无措。法官意识到:“一纸判决虽能定归属,但撕裂的亲情如何弥补?”


法官来到当事人家中,调解一起非婚生子女抚养纠纷案

于是,法官化身“家庭医生”,十余次电话沟通、多次上门走访,揪出症结:祖父母对陈女士长期在外打工忽略孩子成长心怀芥蒂,担心陈女士照顾不好孩子。法官“对症下药”,从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释法说理,逐步打破隔阂解开“心结”。

最终,这起抚养权纠纷顺利化解。庭后的“法官寄语”更让人动容:“愿孩子左手牵着母爱,右手挽住祖辈温情。”


法官与社工走访慰问离婚纠纷案中的未成年子女,了解其生活现状

这样的场景在松溪法院已成常态。近年来,该院针对家事审判与少年审判特点,在审判庭功能设置、审判队伍组成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打造柔性化、温情化的家事诉讼环境——“詹红荔工作室”“心理疏导室”等,营造宁静平和的氛围,让针锋相对的家事冲突得到缓冲,让裁判结果带着温度落地;选配家事调解经验丰富、资历深、专业性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法官组建专业化、特色化家事少年审判团队,实现刑、民“二审合一”,促进家事纠纷化解与未成年人保护一体推进。

2024年,松溪法院家事纠纷案件调撤率70.97%,化解成效良好。

协同共治:织就权益保护的“防护网”

“法官,我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暴受害者范某颤抖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此前妇联调解未能阻止暴力,这次法院联动公安、妇联、社区,24小时内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民警现场训诫施暴者,妇联干部积极安抚受害者情绪,法官强调“如违反禁令,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管齐下,施暴者终于低头认错。三天后回访,范某哽咽:“原来法律不是纸老虎。”


松溪法院联合派出所、妇联共同向被申请人送达人身安全保护令

独木难支,合抱成林。松溪法院坚持以司法审判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不断加强与公安、司法行政、妇联、学校等沟通联络,联合成立松溪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家庭教育指导、家事调解、未成年人帮教、心理疏导、普法宣传等功能融为一体。

该院还把“法律”和“心理”相融合,特邀心理疏导师协助纠纷化解和判后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创伤治愈、家庭关系修复、纠纷实质化解;充分整合司法资源和社工专业力量,与南平市善道社工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做好案件前期社会调查与判后延伸服务,为妇女儿童保护撑起法治晴空。


松溪法院与南平市善道社工中心签订“情培幸福树 法护和谐家”项目协议

“通过搭建平台与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深化协作,进一步丰富扩大家事少审多元解纷力量,让家事少审既立足于法律,又浸润社会温情,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松溪法院审委会专委吴丽芳坦言。

治愈延伸:写好司法服务的“未来式”

结案不是终点——这是松溪法院家事少审法官的坚守。

近期,松溪法院在电话回访时发现,一起离婚案件中的男孩小金(化名)4年未见母亲,存在上课期间满地撒泼打滚、吵闹等行为。为保障孩子身心健康,让母爱不缺位,承办法官立即与小金的母亲刘女士取得联系。


法官联合心理疏导师开展心理疏导

“我不太想见孩子,见了舍不得,也怕见了生气。”然而,刘女士却对探视有些抗拒。于是,法官启动“亲情修复计划”,联合心理疏导师开展心理疏导,刘女士逐渐敞开心扉。在“秘密亲子日”,看见小金的那一刻,刘女士泪如雨下,紧紧抱住儿子。

随后,心理疏导员引导母子共绘一幅画。画作完成时,小金开心地说:“妈妈,我爱你!”“宝贝,妈妈也永远爱你!”刘女士温暖回应。当小金把画作《我的家》向在场其他人展示时,班主任惊叹:“这是他第一次安静坐满40分钟。”


母子共绘一幅画

每朵鲜花都应该盛开在阳光下,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爱与守护。

松溪法院积极创建案后回访机制,不断拓宽家事少审案件回访渠道,对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探视案件,涉家暴且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离婚案件及矛盾较深的赡养案件、少年人犯罪案件建立家事少审回访台账,通过电话回访、走访谈心、委托社会访查等方式,了解当事人的判后生活、感情状况、孩子现实情况及矛盾是否完全消除等,努力续写好家事少审案件的“后半篇文章”。


松溪法院携手南平市善道社工中心共同开展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判后回访工作

庭审之外,松溪法院还探索构建多维度普法宣传矩阵,联合多部门成立巾帼宣讲队,成立“百合花开”护青苗法官工作室,打造“法治副校长+法治宣传员”院校联动普法宣教模式,不断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法治素养、法治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家事少年纠纷的滋生和蔓延。

从“专业审判”到“立体服务”,从“单兵作战”到“群策群力”,松溪法院始终坚持在实现定分止争与促进家庭和谐、修复社会关系间找准司法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谱好“四重曲”、奏响“和谐歌”,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汤仙念 范斐娟)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