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泪目!那位常说“一定要尽可能还原案件真相”的法官走了……
时间:2022-01-10 12:35来源:豫法阳光责任编辑:尚子钧

“只要能醒来,哪怕他以后坐轮椅,我也要推着他村里转一圈,告诉乡亲们,我们的仝院长醒了……”

1月4日下午,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下起今年第一场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让整个县城很快融成了一体,洁净又美好,尉氏县法院3楼会议室内,很多人口中念叨着同一个名字:仝新华。他的发小仝彦冰更是多次流泪,反复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图片

今年54岁的仝新华是尉氏县法院的一名法官,去年7月份因年龄原因退出副院长岗位后,他主动找到该法院院长邓强:“我还是一名法官,信访案件处理起来难度大,我就负责群众接待工作吧。”

12月10日10时许,他在参加讨论疑难案件时突然晕倒,因脑出血被紧急送进省人民医院ICU抢救。

在坚持的26天中,他的亲人、领导、同事、朋友、当事人……无一不是用手指数着日子,盼着他早日醒来。

可是,2022年1月5日一早一个噩耗传来,54岁的仝新华已经不幸离世。

是怎样的一名法官,让这么多人如此关注,郑报全媒体记者走近仝新华身边的25人。

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个人二等功……他主管分管部门所获荣誉达22项,扫黑除恶先进集体,“李庆军”式十佳办案团队……坚持正义、平易近人、不徇私情、亲民爱民……凡是接受采访的人总会提到这些满满正能量的词。

图片

同事眼中的他

“租车接我第一天上班,永远忘不了”

听说仝院长重病入院,今年51岁的杨铁池,一直感慨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了,而24年前,当时是尉氏县法院水坡庭庭长的仝新华租车接他上班的情形,他还记忆犹新。

1997年,杨铁池考到了尉氏县法院水坡法庭,离家20公里。

第一天上班,他的爱人一大早就帮他把大包小包的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绑在自行车上,随后推着自行车笨拙地往尉氏汽车站赶。

“铁池,赶紧上车,俺接住你一块儿去法庭”,杨铁池和爱人上公路没走多远,就听见后面有人喊他,还摁起了汽车喇叭。

回头看时,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从后面开到他跟前停下来,一位身穿法院制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的男子面带笑容下了车。

“昨天一直没办法联系上你(当时家里没有固定电话)”,“从院办公室了解到你家在学校住,有点远,我来接你了”……听着、想着,杨铁池终于想起来,他就是头天下午在尉氏县法院见过一面的仝庭长。

仝新华随后又帮他把行李放在车上,一块儿来到法庭。

到了他的办公室(当时都是寝办合一),室内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床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摆放得井然有序。

等他一切安顿好后,老同事告诉他一个“秘密”:“小杨,你不知道,法庭没有车,仝庭长为了接你上班,费老大劲了,汽车又难找,联系好几个人,最后路上租个去县城拉货的车接的你。”

“这些年,每每想起和仝院长相处的点点滴滴,我的内心就充满感动和前进的动力。”

同样受到仝新华关照的还有禹王台法院干警张雪莉,她当时在尉氏法院上班,但家不在当地,“每到周五下午他总是派人给我送到车上,一再叮嘱送我的人,给我安全送到家,每次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

图片

当事人眼中的他

庭审完开私家车送12名被告人回家

听说种大烟片(罂粟),凉拌菜调汁,还有蒸菜好吃,62岁的赵大娘也在家院里种了3000棵。可待这些大烟片长到十二三厘米时,她家突然来了警察,告诉她,“种大烟片犯法”。

到派出所,她发现和她一起来的还有11个人,都是她和附近村里的老人,种植了550株到3000株不等的罂粟幼苗。她们的年龄都在50到70多岁,并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立案了,检察机关随后批量起诉到法院。

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案件,赵大娘在内的12名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全部到庭。因人员众多,案件庭审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

当时分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仝新华,一直在现场旁听,庭审快结束了,他专门跑出去自费买了两大袋面包、方便面、牛奶和饮料,招呼赵大娘她们赶紧吃,“吃了就不饥了”。

“你们都是咋来的啊?”仝新华问。

听说她们有的坐公交车来的,仝新华说:“吃完东西,我安排车送你们。”

很多人都说“不麻烦了”,仝新华说“你们也不用客气,庭上我听了,你们认罪态度好,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还没等赵大娘把心里的顾虑说出来,仝新华又说“你们是不是怕开警车送你们到村里嫌丢人呀,放心吧,我们不开警车,我们开自己的车。”

后来,仝新华和两位干警开着三辆车把她们送回了家。

“真没想到,我们犯了罪,仝院长也没看不起我们,还给我们买吃的喝的,怕警车送我们回去,邻居说闲话,还开自己的车送我们回家,我以后再不干傻事了。”如今缓刑期已满、已获“自由身”的赵大娘再回忆起这个事,内心更多的是温暖。

回顾案件开庭前后的细节,刑庭庭长张宇说,开庭前,仝院长对他说:“这些老人(12名被告)法律意识都很差,如果认罪态度好,我觉得以教育震慑为主,可以从轻处罚。”

仝新华说:“农村老百姓都是很好的宣传员,回去后他们对非法种植‘大烟’的宣传效果会很好,都不会再种了。”

图片

发小眼中的他

“有案子不要找他说情,不好使”

“这些天,我天天心情都很难受……”仝新华的发小仝彦冰说,仝新华昏迷的这些天,他每天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和仝新华一起的日子。

仝彦冰比仝新华小一岁,按辈分,他喊仝新华“爷”,他也一直这么称呼他。

他们从小学一年级都在一起,初中他们又在一个中学,直到初三分班才分开。

他俩的交情非常深,仝新华工作、生活中的样子,他都太清楚了,他对百姓、邻居、同事都装有浓浓的爱,但牵涉到案子,他是一贯的“六亲不认”。

仝彦冰说,2005年他们村修路,仝新华带头捐款,后来,仝新华又自己掏钱,对村里的小街道泥泞的路面进行硬化,方便大家出行。

1998年,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因伐树意外被砸死,他的儿子仅2岁,他号召一众朋友捐款,每年为他家拿钱,供养他儿子初中毕业,现在孩子都结婚了。

而说到仝新华的“六亲不认”,仝彦冰举了个例子。

初中同学离婚,案子到了仝新华的所在的法院,“他知道我和仝新华关系好,想叫上仝新华一块吃饭,案子上多关照”,没想到,仝新华说啥也不去。

尉氏县永兴镇三柳存支书要建才也深有体会,一次替朋友找到仝新华帮忙,吃了“闭门羹”。他经常对村里的同乡、朋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家去县里我招待,但大家有案子不要找我说情,不好使,农村出来不容易,你们不能让我违反党纪国法,让我抬不起头。”

仝新华不徇私情,原则性强,同事们也深有感触。

尉氏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孙军玲原在刑庭办的一起酒驾案件,被告人付某是仝新华的表弟,因醉驾,是要判实刑,但案发后,在公安、检察院,付某都找过仝新华,希望他疏通关系,但都被拒绝。到了法院,“付某直接对我说,仝新华是他表哥,希望判缓刑或免刑。”

“同事私下也给我说过他们是亲戚,当时我也纠结过”,孙军玲说,但仝新华知道后,主动对她说,自己亲戚犯罪,更应该依法办理,“不要看面子办人情案”,后来,他还是按照法律规定,判处付某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

图片

工作中的他

一定要尽可能还原案件真相

刑庭的伙伴们脑海里总回想起仝新华的话:“法官无法了解案发时的真相,但一定要尽可能还原案件真相,无限接近于事实,惟有心细如发,抽丝剥茧,无穷地接近真相,才会做到公平、公正地裁判!”

孙军玲说,每周一次的刑庭“法官会议”,仝新华都会参加,各个承办人一起讨论自己的案件,每个案件的细节,仝新华都不会放过,一次同事承办的案子,需要到当地的村委、当事人的家里同事也没有去,“仝院长当场就指出来,这些重要细节,卷宗里必须要体现”。

还有一起盗窃超市物品案件,因为手灯丢在作案现场,最后通过DNA抓住了被告,但是被告却不承认,坚持称手灯不是他带的,因证据太单一,仝新华就给同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从旁证下手,譬如,案发现场什么时间?家里还有没有超市的赃物?以及被告近一段时间的活动轨迹?

果然,后来承办人找到有力的旁证,被告人认罪悔罪。

朱新勇律师是开封市律师协会会长,和仝新华打交道比较多。2018年苏某平涉黑案,得知部分人没请律师,仝新华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协调周边和其他县律所律师,让其给被告人代理,后来,仝新华又协调法院10多个办公室,牵头为控辩双方提供机会,进行庭前沟通。

每一起涉黑恶案件的审理,他都会提前组织控辩双方召开为期两三天的控辩交流会,对控辩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进行质证,确保双方对相关证据的认定求同存异,为庭审节约更多的时间。

庭审时,他总坚持全程坐镇、现场指导,及时果断处理庭审中发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涉黑恶案件的判决书,往往都是上百页内容,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每一份冗长判决书,他都会消耗一周左右时间,反复校对,确保尽早下判。

2020年7月30日,戚振岭审理的冉某杰等18人涉黑案,为了赶上7月份全省黑恶案件集中统一宣判,必须31日结案。该案的判决书还需要校对,仝新华安排刑庭的全体干警晚上加班,大家一字一句,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145页的判决书,他们一直校对到次日4点。

他说:“每一份判决,都必须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考验,惟有如此,我们才不失职!”

“刑事无小事”,孙军玲说,这也是仝院长常对她们说的话,“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有瑕疵的证据,都无从认定案件事实”。

图片

迎难而上的他

疑难案件勇敢“拿了下来”

2013年7月10日,被告人李某的丈夫因触电死亡,7月12日凌晨1点多,在办理葬礼期间,因被告人觉得丈夫死亡,生活无望,准备服毒自杀。

她准备喝农药了结生命,因气味大,就到厨房找东西就着喝,慌乱中,将农药洒在厨房的油饼和白菜上,自己又怕服毒后死相难看,终止了自杀,也没把农药洒在食物上的事情告诉家人。第二天,食材被做成了“熬菜”,9名亲属食用后中毒住进医院,其中一人救治无效死亡。

一家人对李某怀恨在心,觉得是她要害他们一家人。因被告人又是受害人家族的儿媳妇,又无法得到赔偿。

案件进入法院后,受害人及家属都要求严惩凶手,经常找法官韩天宇说事,严重影响他的工作。

作为当时主管刑事的副院长仝新华得知情况后,对他说,“你不要受干扰,好好认真阅卷,确保案件公正审理,其他的事我来处理”。

面对情绪激动的被害人,仝新华逐个击破,先后到被告人和被害人所在地的乡政府和村委会,在乡村两级民调参与下,10余次的法情理的调解后,被害人也都没有再去法院闹事。

判决后,双方对结果都没有意见。

这起涉群体的案件成功化解后,也让韩天宇对仝新华更加佩服,“仝新华作为领导有担当、有较高的法律专业知识、还有情与法的逻辑思维,特别是主动解决疑难问题,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可是,今后再也见不到他了……”韩天宇掩面而泣。

而据该法院院长邓强介绍,仝新华1989年参加工作,从书记员干起,在基层法庭工作那10年间,他办理的案件最多,但没有一起错案,也没有一起上访缠诉案件。(鲁燕)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