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个满载荣誉的派出所,是如何管理辖区治安的?贵州都江给出答案
时间:2024-06-28 09:09来源:黔南长安网责任编辑:张婷

“一级公安派出所”“集体三等功”“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走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公安局都江派出所党建室,金色奖牌和红色的锦旗格外“亮眼”。

一个满载荣誉的派出所,是如何管理辖区治安的呢?都江派出所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把“警察”和“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以“管得宽”为着力点,以“管得好”为落脚点,把“矛盾不上交”作为核心指标、把“平安不出事”作为主责主业、把“服务不缺位”作为第一要求,在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守正创新上不断下功夫,建立“四三二一”工作举措,描绘了“百姓和顺、乡村和美、治安稳定”的新景象。

多元共治  形成“大治安”态势

都江镇位于三都县东部的都柳江畔,山峰此起彼伏,河道纵横交错,这里常被人说“地无三尺平,幽深不见人,苍翠万千里”。都江派出所驻地就在这大山深处,距离三都县城35公里,是典型的农村山区派出所。30名民辅警管理着627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近5.8万余名各族群众。

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属不易,如何助力平安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

所长李延锋表示,坚持以多元共治为着力点,派出所在当好“主力军”的同时,着力实现社会力量“大合唱”,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好戏连台”。

“全镇建成社区警务室4个,警务网格6个,同时创新‘双向兼任’工作机制,社区民警和村警挂任村(居)‘两委’委员,以双重身份参加到村居治理。我们还采取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模式,牵头组建了由各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组成的‘都江邻里’队伍。”李延峰透露,辖区共建治保会21个,有治安信息员39名、治安耳目22人、平安志愿者1063名,协助派出所民警进行日常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收集、治安防范宣传等工作。

多元共治,让派出所开展工作的底气更足了、办法更多了、效果更好了。

去年6月某天,辖区某超市负责人姚某报警称其店内现金3000余元、香烟被盗。派出所利用视频追踪,并将线索推送到“都江邻里”队伍,迅速锁定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追回被盗财物。依托智能安防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从报案到追回财物仅用了三个小时。

“破案速度越快,我们就越有成就感,群众也对我们越来越满意。”办案民警蹇代彬高兴地说。

据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都江派出所110警情同比下降2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5%,破案率同比上升15%,连续五年零命案发生、零重大案事件发生。


调解纠纷,蜀黍有“妙招”

“真是辛苦你们了,为了我们的事情跑了这么多次……”“请你们放心,我们邻里之间的心结已经打开了……”近日,辖区村民平某和潘某对民警说道。

平某与潘某是邻居,受潘某家房子屋檐形状的影响,每到下雨天,就会有大量的房檐水滴在自己家墙壁上,平某多次向潘某提出重修要求未果,久而久之,两家人矛盾越积越深。前不久,双方又因此事争吵不休,还差点动手。网格员试图稳控双方情绪未果后,打电话叫来民警从中调解。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派出所组织综治中心、村干部、网格员、乡贤寨老组成调解队伍,多次进行调解,并综合双方经济条件和相关诉求形成调解方案,向当事人说明事理、说透法理、说通情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该起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都江派出所将该案例汇总到案例资源库,在全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会上进行解读,调动各网格员开展入户宣传,以案促法,以案普法,达到“调解一例,教育一片”的效果。

“辖区涉地、债务、家庭纠纷以及邻里矛盾等问题比较多,虽然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不及时化解或者化解不彻底,日积月累之下,便会引发大问题。在接处警工作中对发现的小矛盾当场进行调解,对于当场不能达成一致的,我们组织多方力量再次进行调解,一次不行那就两次,把矛盾点找准,直到把问题解决。”李延锋说,只要有新同事加入,都要学习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调解矛盾纠纷,让矛盾纠纷化解不仅“说理”还要“讲法”。

为适应不同矛盾需求,都江派出所积极推行“多元联动”调解模式,积极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司法入所”“律师入所”等举措,与综治办、法庭、司法所、社区(村)居委会、相关职能部门等形成联动机制,邀请乡贤、当地中年妇女、网格员、志愿者等具有行业特长的人员等42人组成专业调解队伍,有效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72起,成功率98%,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和“民转刑”零发案,连续五年零命案发生、零重大案事件发生,有效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服务走心,群众才会暖心

“真的很感谢你们,我们也不懂,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日前,一面写有“帮贫济困,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都江派出所,当事人潘某平、余某雷夫妻着对都江派出所民警连连道谢。

原来,都江派出所所长李延峰与民警覃家明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中,了解到都江镇潘某平两个女儿因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一直没有申报出生入户登记,随着两个女儿年龄渐长,担心女儿无法入学读书的潘某平便向前来走访的民警求助。考虑到潘某平家中经济困难,民警立即联系具有资质的鉴定部门并取得该部门的大力支持,免费为潘某平一家做了亲子鉴定。拿到鉴定意见书后,民警迅速收集材料,为其女儿办理了入户登记手续。

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像这样人性化的服务,都江派出所每天都在上演。地头、田间、村里,大家时常能看到派出所民辅警的身影,从开展信息采集,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治安消防安全检查,还不忘把私人电话变成群众热线。而他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不仅“装”着公安业务材料,还将社情民意、困难诉求也装了进去。

群众有需求,即便是一件小事,都江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都记在心上。一次,民警“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里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不慎遗失了身份证,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准备好相关设备,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中,为其办理身份证。过了几天,民警又将老人的身份证送到其手上,暖心服务让老人感动不已,向民警连连道谢。

一直以来,都江派出所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实现公安机关业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并针对群众的特殊需求,开通绿色通道,设立“水语窗口”,推出“延时办”“上门办”“赶集日办”等服务举措,确保群众随来随办,不让群众跑空路、走冤枉路,最大限度服务群众。创新“邻里互助”模式,选定“邻里互助”车辆34辆,解决镇内6所学校730余名学生上下学乘车需求,切实保障农村学生乘车安全……在一系列精心、贴心、用心的便民服务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新时代,新警察,新故事。有警察,有群众,他们之间的好故事便会不断地诞生与延续。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