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揭秘刑侦的幕后英雄:只要哪里有腐尸,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时间:2025-02-05 08:48来源:贵州省公安厅责任编辑: 陈言

在公安战线,有这样一批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刃,以坚定信念为盾,为守护社会安宁和公平正义不懈奋斗。贵州警察学院法医昆虫学专家、退休教授陈禄仕,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陈禄仕教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无疑是对他敬业奉献的高度认可。


四十载坚守:科研路上的无畏行者

陈禄仕于1947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196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1978年8月份转业来到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卫生所(现改为贵州警察学院医务室)从事医生工作,后来又调到刑技系从事法医学教学工作,踏上了法医学及法医昆虫学教学研究的道路。


这条路,并不平坦。在那个法医学研究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陈禄仕没有丝毫退缩。只要哪里有腐尸,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那令人作呕的尸臭,常人避之不及,而他却要长时间忍受,只为了能仔细分析研究,认真记录比对。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学院后山的实验场地和实验室、办公室之间,总能看到陈禄仕忙碌穿梭的身影。在实验场地,他常常粗茶淡饭,全身心投入到对法医学的研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坚持和专注从未改变。如今,退休后的陈教授一如既往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贵州警察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科研硕果:构筑法医学术大厦

在这漫长的40多年里,陈禄仕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法医昆虫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出版专著4部,每一部都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和智慧;参编教材9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医学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10次荣获贵州省公安科技强警奖,这是对他科研成果的高度肯定;完成省部级课题研究3项,展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深厚实力;还获得了国家专利1项,为法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在陈禄仕众多的科研成果中,2013年出版的《中国尸食性蝇类》尤为引人注目,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专门系统记述尸食性蝇类特征的专业工具书。这本书荣获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优秀”项目,并获2014年度贵州省公安科技强警一等奖。这本著作不仅对尸食性蝇类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还为法医学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极高的参考和应用价值,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办案宝典”。


实战先锋:助力刑侦的幕后英雄

陈禄仕并非只专注于理论研究,他更是一位将公安科技应用到实践中的实干家。在公安机关面临的众多大案要案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凭借自己在尸体昆虫方面的深入研究成果,像一位精准的“时间侦探”,准确推断死亡时间,为案件的及时侦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2017年10月,陈禄仕的又一力作《尸体变化图鉴》问世。这部著作的诞生,同样意义非凡。它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填补了我国尸体形态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书中用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系统地展示了尸体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为法医学工作者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参考资料,在推动我国法医学发展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初心如磐:退休不褪的奉献底色

凭借卓越的贡献和成就,陈禄仕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2007年,陈禄仕光荣退休。但他的脚步并未停歇,“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这句诗正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陈禄仕经常谈到雷锋日记里的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他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他深知,公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接力。虽然离开了讲台,但他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年轻的警务人员传授经验和知识。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后辈们在公安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陈禄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他的勤奋、敬业、专注和奉献,如同一座灯塔,为广大警务人员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陈禄仕这样的楷模,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为推进贵州公安工作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