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正义超人”守护云贵少年:检察蓝编织的法治保护网,温暖每一颗童心
时间:2025-04-23 15:11来源:贵州法治报责任编辑: 陈言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的群山间流动着一抹特别的检察蓝。当晨雾尚未散尽,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14名法治副校长已穿梭在山乡的校园;当夜幕低垂,办公室里还亮着为迷途少年点拨人生的灯光。这支被孩子们称为“正义超人”的队伍,用年复一年的坚守,编织出一张覆盖当地中小学的法治“保护网”,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能温暖童心的光芒。

分龄施教让“法治种子”在心田破土

“检察官姐姐说,坏人就像故事里的大灰狼,我们要勇敢对大灰狼说‘不’!”龙潭二小一年级学生苗苗指着动画片里的反派角色,向妈妈复述课堂上的内容。这是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推出的“法治启蒙动画”系列,结合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把防校园霸凌等知识融入动画剧情,让低龄儿童在欢笑中学会保护自己。

与小学课堂的童趣不同,中学法治课更像一场思辨盛宴。“如果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反击算不算正当防卫?”在关岭一中举办的一场模拟法庭上,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岭一中法治副校长陈治抛出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学生代表组成的“公诉方”和“辩护方”激烈交锋,由真实案例改编的辩论剧本让法律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同学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法律知识。


多元共治织密立体保护防护网

“小雨第一次主动拥抱我时,我差点没忍住眼泪。”在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中心,心理咨询师夏朝阳回忆着为受害者进行沙盘治疗的日子。这个由检察院主导建成的“彩虹屋”,让取证过程变成温馨的游戏环节,未成年人在安全放松的环境状态中完成陈述,有效避免了因办案取证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2023年,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推出《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条措施》,携手当地公安、法院、教育局等部门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闭环协作,跨部门联动编织的“保护网”越织越密。

当法治副校长李丁在校园公益诉讼观察站收到学生举报的“校外小卖部售酒”线索后,仅用48小时就联合关岭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专项整治。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建立保护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站,依托法治副校长聘任中小学学生成为公益守护的“观察员”。如今,15名“法治小哨兵”已上报各类线索37条,成为校园安全的前沿哨站。

今年新建立的强制报告“全链条”机制作用更加明显。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在诊疗活动中识别出一名疑似被家暴的儿童后,立即将线索报送给相关部门,多部门在2小时内启动联合干预。“以前是发现问题后各自为战,现在是信息共享、提前介入,真正把保护做在侵害发生前。”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钟润苹说。


温暖矫正 为迷途少年点亮归途

“小宇第一次叫出‘检察官妈妈’时,我正在帮他整理返校的行李。”回忆起对这个涉案少年的帮教过程,法治副校长石微眼眶湿润。从组织公益劳动到联系企业帮助其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用了整整8个月,终于让这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重返课堂。

家庭教育指导站里,钟润苹正对着手机屏幕远程指导外出务工的父母开展监护教育。“每周固定视频通话时间,教孩子做一道菜或者倾听孩子的一件小事,这些小任务让亲子关系慢慢修复。”当问题少年小强的父亲在家长会上公开感谢检察官时,钟润苹知道,这堂跨越千里的家庭教育课成功了。

对于那些无法回避的惩戒,法治副校长们同样充满智慧。在对一起校园欺凌案的处理中,他们创新推出“公益服务+心理修复”模式,让施暴者在敬老院服务中感受善良的价值,在心理辅导中直面伤害的后果。“惩罚不是目的,重塑价值观才是关键。”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余平林说。


法治灯塔照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从最初单打独斗的校园普法,到如今“教育预防+司法矫治+社会修复”的三维模式,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法治副校长团队用实践证明:法治教育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守护童年必须扎牢的篱笆。他们将法治教育传递到全县各乡村小学,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参与法治课堂。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伍,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温情传递正义。当法治副校长邢志娴收到曾经帮教的少年寄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当“法治小哨兵”们主动劝阻校园里的危险行为时,当山区孩子们能准确指出诈骗话术时,他们知道,播下的法治种子已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接下来,关岭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法治副校长团队将继续前行。他们相信,当每个孩子心中都点亮法治的星光,那些藏在山坳里的校园就会成为真正的安全港湾,而这片土地也将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