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路灯下,一个清瘦而矫健的身影在训练场上奔跑,一圈接着一圈,直到跑满10公里。这是他雷打不动的锻炼日常,奋楫前行的每一步都会留下与众不同的痕迹。
他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科科长、警务一级技术主管、拥有痕迹检验副高级任职资格的慕容红焰。从警18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优秀公务员5次,被公安部聘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入选全国青年技术人才库、贵州省刑事技术专家库、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库。2025年4月30日,慕容红焰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些“硬核”的荣誉背后,是慕容红焰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的初心使然,更是秉承细致、精致、极致的担当实干。
图为慕容红焰
迹锁罪证寻亲破悬案
1986年出生于贵州兴仁的慕容红焰,从小爱管闲事,正义感满满,唯一的梦想就是长大之后当警察。填报高考志愿时,全都填了公安院校,最后顺利进入贵州警察学院学习刑事侦查专业。
2007年11月,慕容红焰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正式成为黔西南州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一名办案民警。由于当时队里痕迹检验人才青黄不接,入职不久的他就被选送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习痕迹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此改行走上了痕迹检验这项工作。
图为慕容红焰与同事在现场提取脚印
几年前,兴义市某村庄的崔某一家三口在其住房内被害。接到任务后,慕容红焰与州市两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勘验,并用警戒线划定了直径50米的保护范围。经仔细勘验,慕容红焰发现,在距被害人家房屋南端340cm道路地面上有一枚模糊的疑似血足迹,分析判断这枚足迹极有可能系犯罪嫌疑人所留。顺着该足迹往院落方向搜索前进,在院落内发现多枚成趟疑似血足迹,且越往中心现场足迹越明显。
慕容红焰根据足尖朝向、足迹清晰度初步判断出嫌疑人行走方向及路线,但因现场院落地面较为粗糙,足迹细节特征不明显。于是,他就与战友们趴在地上仔细辨认,最终在一枚右脚足迹后跟沿发现了淡淡的血擦痕。根据这一线索,慕容红焰大胆判断这个血擦痕可能是嫌疑人右脚有残疾或者带伤拖行所造成。他小心翼翼地顺着余下的足迹观察,发现了更多类似的擦痕,这更加坚定地印证了之前对嫌疑人右脚残疾或者受伤的判断。
办案民警据此研判侦查,最终在案发10小时内成功抓获嫌疑人,其形态特征跟慕容红焰在现场根据痕迹研判的分毫不差。在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案件成功告破。
近年来,慕容红焰积极参与重大、疑难案事件现场勘查,提取重要痕迹物证,带领团队受理各类案件4699起、检材24230份、出具鉴定文书4520份,为案件侦破、事件定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打拐行动中带领中心民警运用DNA技术,成功找回21名被拐儿童。
图为慕容红焰与同事在勘察现场
破悬案寻真相
抽丝剥茧,主动作为,慕容红焰全力以赴的不只是侦破各类案件,还要让那些并非案件的谜团真相大白。
2019年,群众在兴义市一座大桥下发现一具女尸,家属报警声称疑为他人加害所致。接警后,办案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勘查发现尸体处于桥下河床边沿,周边的水中沙泥、沙滩均无足迹,也无多余血迹和零星人体组织散落地表,河床距离桥面近百米。民警初步判断,现场符合个人轻生跳桥高坠或他人加害后抛尸桥下的特征。
慕容红焰赶到后,进一步做了现场勘验和初步尸检,根据尸体腰部不规则且较为粗糙的断面,提出了独到的判断:“尸体极有可能是在快速坠落的过程中碰到了比较坚硬且锋利的阻拦。”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启用无人机,从桥面上空对焦尸体落点,逆向溯源,看到右侧桥面下方五六十米处的崖壁上,有一处向外凸出的锥状岩石,且有小灌木朝大岩石下方倾斜。
随后,慕容红焰在桥面护栏上发现了女子遗留的多处指纹。“其分布形态符合常人翻越护栏的特征。在将该位置与崖壁上凸出的岩石和尸体作比对后,发现总体呈垂直线,与后续使用激光笔所作的三点试验结果相吻合。”尽管如此,慕容红焰还是觉得验证不足,他再次勘查河边灌木,在树叶上发现细微的肌肉组织,与上方凸出的岩石、倾倒的灌木也呈直线。这与民警调查到的死者生前失恋并有轻生意向相吻合,死者家属方才认可。
图为慕容红焰
痕检智创专利破悬案
苦心孤诣,硕果累累。慕容红焰在认真做好现场勘查、痕迹检验鉴定、刑事技术信息系统查询比对等工作的同时,还热衷总结钻研专业技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创新创效。
最近,慕容红焰领衔与另外四位技术民警共同完成了一篇题为《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鉴定》的专业研究论文并投入公安部专业机构。论文深度剖析了2023年发生在黔西南州一村庄的两名女子意外中毒死亡案例。
从实战到论文,只是慕容红焰用心钻研专业技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先后在“全国公安机关基层革新”大赛、全国公安机关“双十创新”大赛、贵州省“公安机关基层革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主持的多个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在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优先得到公安部资助的科研经费。
此外,作为第一发明人,慕容红焰在痕迹检验领域率先提出并独立自主研发新型生物物证熏显装置、便携式生物物证熏显装置等4项专利获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填补了黔西南州刑事科学技术科学发明创造领域空白。“特别是便携式生物物证熏显装置携带方便,有利于减少生物物证的流失。”慕容红焰说,由于专业生物物证熏显设备价格昂贵和不便携带,导致基层刑侦在现场勘查时提取能力不足、生物物证流失。便携式生物物证熏显装置运用以来,黔西南公安刑事侦查部门对案件中的微量检材检出率提高24%,指纹发现率提高19%,在降低案件侦办成本、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慕容红焰说:“随叫随到,直击现场,命案虽然血腥,检验虽然繁琐,但一想到能够伸张正义,能够刨开真相,就觉得千值万值。”在他看来,当刑警和做痕迹,就是值得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