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五年司法为民,“典”亮初心,贵州省检察机关以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大力加强民事检察工作,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以检察履职守护人民群众的法治美好生活。
法润人心:普法宣传贴近生活接地气
五年来,贵州全省民事检察部门上下联动,深入基层、依托网络、面向群众、贴近生活、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民法典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5月12日,在丹寨县金泉社区广场和建筑工地,一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火热进行。当地群众踊跃参与,认真倾听检察干警讲解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个人财产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并就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
精准普法,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选派业务骨干进乡村、社区、企业、军营等开展宣传、宣讲和现场答疑140余次,将民法典深植群众心中。
“指尖普法”,让民法典触手可及。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聚焦群众关心的小区车位归属、夫妻财产认定等问题,拍摄《回乡记》系列短视频,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播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更接地气的学习途径,“典”燃群众学法热情。
法护民生:用法治温情回应群众关切
五载以“民”为本,全省检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融入监督办案,倾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加大特殊群体保护力度。针对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落实民法典保护特定群体的精神,依法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在平坝,“栀子花”支持起诉办案团队依法为弱势群体争取到更多权益;在紫云,“蓝枫港”工作室为妇女维权撑起一片天……
跨省协作凝聚合力。140余个民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让检察机关与法院、司法、民政、社保、住建等单位和部门协同作战,使法律监督有效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贵州省检察院携手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检察院以及贵州省总工会,消除支持农民工讨薪地域障碍,织密劳动者权益保护网络。五年共为农民工讨薪1.9亿余元。
鲜活的实践表明,全省检察机关正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将民法典“纸上的权利”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公平”,让群众收获了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
法安黔贵:以精准监督筑牢司法屏障
在强化精准监督的能动履职中,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增强辨法析理的专业素养,为民法典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办案质效。全省民事检察部门围绕民法典适用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业务培训130余次,有效提升专业水平;举办业务竞赛,建立全省民事检察人才库,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各有侧重、密切配合、一体履职、接续监督办案机制,切实增强监督刚性。
数字赋能实现办案效率倍增。开发大数据监督模型16个,积极推DeepSeek场景智能体应用,45件案件获评全国典型。贵州省检察院、遵义市检察院共同办理的袁某松等与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涉企民事诉讼违法公告送达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二等奖……
立足监督办案,护航统一正确实施。五年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51件,为推动社会治理、防范系统性、行业性治理风险提供了检察方案。积极落实民法典平等、诚信等基本原则,强化对经营主体平等保护,助力营商环境建设,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
春风化雨,法润人心。五载司法为民,这部新时代的法典已走进黔山贵水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法治保障。全省检察机关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指引,在守护民生福祉、维护法治统一、促进社会治理中展现更大作为,让民法典的阳光照亮更多群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