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20余名手持砍刀、棍棒的青年砍伤保安后离去 他通过抽丝剥茧的预审找到突破点
时间:2020-07-03 11:53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安羽

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侦查员蒋彪

擅长刑事案件的侦查预审
从警30年,蒋彪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参与侦办“湄公河惨案”“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孙小果案”等大案要案。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多次获得云南省公安厅、昆明市公安局嘉奖,入选云南省公安厅刑事预审专家人才库。获得全国公安“百佳刑警”称号、昆明市公安局“破案能手”称号。
和蒋彪见面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在云南警官学院的校园里,他满脸笑容的伸出右手,对记者说:“我是蒋彪。”
“一次我去外地开会,没见过我的人还说,我一定是个瘦瘦的高个儿,见面才知道,原来我是个胖老头儿。”才见面,蒋彪就对记者讲起他的趣事。
对新鲜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53岁的蒋彪经常发问:“哦?是吗?说来听听?”
蒋彪从警30年来,赫赫战绩让他在同行中遐迩闻名,他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本领教授给年轻的后辈,希望他们能超越自己。面对大案要案,他冷静分析案情,还原现场,还在事关人格尊严的案件中拍案而起。
拍着桌子办下非法绑架拘禁系列案
2018年,在云南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作为刑侦专家的蒋彪走进瑞丽市公安局“利剑”专案组,组织侦破以“8·29”陈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为代表的非法绑架拘禁中国公民系列案件。当时,地处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瑞丽市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警,犯罪团伙勾结境外赌场和地方势力,在网络上以免费提供
机票旅游、高薪务工、低息贷款等为由,诱骗中国公民出境后非法拘禁,通过暴力殴打、虐待等方式逼迫家属交纳赎金。
在专案组的大会议室里,蒋彪翻阅着卷宗,周围的人小心翼翼地忙碌着,除了添加茶水,几乎没人发出声响,他们怕打扰到蒋彪办案。
“啪!”猝不及防的一声巨响,让专案组成员不约而同地看向蒋彪——是的,蒋彪愤怒地拍了桌子。
在这起案件中,针对的对象是所有中国人群体,没有特定性,犯罪分子在境外,这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社会危害性极大。最让蒋彪愤怒的是,犯罪分子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做出了许多有辱被害人人格的行为,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也是他拍桌子的原因。
蒋彪说,当时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些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这一拍,让原本担心蒋彪留不下的省厅领导笑了。拍完桌子,蒋彪算是留在了专案组,一留就是11个月。期间,蒋彪带领临时组建的37名侦查员,面对240余名犯罪嫌疑人、上千名受害者展开工作,从晚上8点一直工作到夜里12点。蒋彪说,专案组每名民警都被“榨得差不多了”。
整整11个月,每名侦查员都在这起案件中,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彼此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临别前,在蒋彪的提议下,每名侦查员对蒋彪说了一句话,作为送别赠言。虽然约好谁都不许哭,但其中一名侦查员的话,还是让蒋彪为之动容:“蒋老师,你把一群绵羊,带成了下山的猛虎。”现在,再回忆起此情此景,蒋彪说:“这句话带给我的满足感,几乎超越了军功章。”
工作中的蒋彪
一段关键对话解决破案瓶颈
近年来,随着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科技力量不断参与到案件的办理中来,极大提升了民警的办案效率。但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力量获得的信息,很多都是碎片化的,不能直接拿来作为证据。锁定一个人的犯罪事实,必须要有完整的证据链条,并且能够相互衔接。这时候,预审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预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代科技解决不了预审中的很多问题,侦查员必须要有敏锐的思维构建,才能将掌握的证据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蒋彪说。
在案件办理中,一段关键的对话,可能会成为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在侦办“孙小果案”中,蒋彪做了大量的功课,与孙小果面对面时,蒋彪看似不经意的抛出了那个他思虑良久的问题。当孙小果抬头,眼神与他对视的那一刻,蒋彪知道,成了!
缜密的逻辑思维,只是侦查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做刑侦工作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到的,也不是大数据能够解决的,是要依靠办案经验、现场交流和丰富的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各种知识的积累,相互配合着工作才能完成的。”蒋彪说。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20余名手持砍刀、棍棒的青年,身着统一制服,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一个在售楼盘处,打伤、砍伤了数名保安后,迅速集结扬长而去。由于监控未能清楚地拍摄到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且这20余人训练有素,冲进来就开始实施伤害行为,结束后迅速离开,留在现场的时间极短。侦查员受命前往现场时,已是案发后第三天,目击者也提供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循着蛛丝马迹,侦查员们开始了艰难的分析。当确认涉事车辆使用的是假号牌这一信息之后,侦查员掌握的所有线索完全中断,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后来,蒋彪通过抽丝剥茧般的预审,最终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他抓住仅有的线索,顺藤摸瓜,排查出这一伙犯罪嫌疑人是从外地集结,来到昆明作案后迅速离开。侦查员们按照预审出的线索,最终抓获这伙犯罪嫌疑人。
专家的责任是培养更多的人才
“侦办每一起案件,都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1987年,蒋彪从昆明市警察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做过户籍民警、治安警察、刑事侦查员。30年来,自认“技不如人”的蒋彪,坚持脚踏实地,用事实说话,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抓获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200余人,他主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办成了毋庸置疑的“铁案”。同时,经过30年的历练,蒋彪在案件预审领域成为了全省首屈一指的专家。
蒋彪告诉记者,培养一名优秀的预审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预审工作几乎贯穿于每一个案件的始终,也是案件办理中,周期最长的一个环节,不仅辛苦,还非常烧脑,需要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侦查员年纪轻轻却已两鬓斑白的原因。
蒋彪说:“我在工作的时候,大脑中可能会有几个角色在同时运转,眼睛作为思维的信号,观察犯罪嫌疑人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耳朵听着犯罪嫌疑人说的每一个字,并根据语气的轻重、缓和,迅速判断他内心的想法,同时核对他所说的情况和侦查员所了解的情况是否吻合。讯问结束后,侦查员可能还要揣摩: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这么说,他的神态暴露了什么……。”
今年5月,昆明市公安局首批被命名的3个“省级刑侦专家工作室”授牌,“云南刑侦蒋彪专家工作室”就是其一。
“专家工作室对我来说,是一个传帮带的平台,更多的是责任。如果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把我总结的东西,传给年轻的侦查员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比如我40岁才掌握的东西,他们在35岁或者更早就能够掌握,那我这个专家就算发挥作用了。”蒋彪迫切地希望能用平生所学,多培养出一些优秀的预审人才。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执法规范是蒋彪从警之初就恪守的原则,“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犯罪嫌疑人,我也不能先入为主,而要用依法、规范、公正、客观的心态来处理案件。”蒋彪说。
这样的行事风格,多少和蒋彪童年成长的环境有关。蒋彪的少年时代是和外公外婆共同度过的。外公性格乐观坚强,对蒋彪影响很大。
外公留学归国后,回到家乡安徽,参与组建了当时全国第一个叉车厂。从那以后,每次去超市,蒋彪总会特别留意超市里的叉车。如果叉车的车标处写着“合力”,他就会感到特别自豪,因为里面有外公的努力与汗水。
“别人不在意,只有我会在意,我觉得只有我会在意!”说起这段往事,蒋彪重复着强调。
蒋彪工作后,外公和别人提起这个他最牵挂的长孙时,眼里溢满骄傲。有一次,外公偶然地在报纸上读到蒋彪的名字,显得非常激动。
外公在91岁那年去世,留给蒋彪的遗物,是一沓珍贵的手稿。在那些泛黄的诗集和日记里,30多岁的蒋彪读懂了外公。
“在日记里,外公写下了他68岁入党时的感受,他觉得这是他第二次获得生命,党恢复了他的工作,认可了他的成绩。”再次翻开外公的日记,蒋彪忍不住流下泪水,外公的乐观坚强、无怨无悔深深地触动着他。
“从警校毕业时,我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可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这是我当时的初心,也是我现在的使命。”蒋彪说。(云南法制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