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致敬守边人!云南1个集体、5名个人获“云岭楷模”称号
时间:2022-01-07 15:23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吕娜

云南边境线漫长,一代代戍边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一批批英雄儿女肩扛守边护边的光荣使命,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边疆的安定与繁荣,传承和弘扬了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

多年来,在守边护边一线,云南涌现出了一批批忠于职守、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团结奋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1月6日,为宣传褒扬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举办专场发布会,授予在守边护边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个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云岭楷模”称号。

他们是——

直面毒贩枪口英勇追击、不幸壮烈牺牲的

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

执法调查队原副队长蔡晓东

蔡晓东战友上台

无畏逆行、牺牲在抗击疫情一线的

瑞丽市畹町镇

混板村委会原副主任吞静

吞静同事和丈夫

“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

“一门忠烈、一心为党”的英雄母亲

原省粮食厅粮油运输公司

退休干部王昌群

王昌群(右)

甘将一生奉献边疆、带领群众坚守国门的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金水河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

一家三代守边、矢志终生护边的

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村务

监督委员会主任熊光泽

普玉忠(左)熊光泽(右)

他们

用辛劳甚至生命

为我们挑起了岁月静好背后的

戍边重担

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

↓↓↓

蔡晓东:用生命誓守无毒净土

蔡晓东生前是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长期从事缉毒工作。去年12月,在执行缉毒任务时,面对疯狂的武装毒贩,他英勇无畏、奋勇追击,用身体紧紧护住紧随其后的战友,在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从警15年来,蔡晓东牢记“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的誓言,不惧危险在毒贩的枪口利刃下周旋,与毒魔进行殊死搏斗,誓守无毒净土。他共参与侦办毒品案件247起,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抓获犯罪嫌疑人249人,缴获毒品1609.56公斤。2021年12月4日,在边境一线的密林中展开抓捕时,毒贩开枪打中了蔡晓东的防弹衣没有护住的肩、腿等部位,他强忍剧痛英勇还击,在追出10余米后倒在地上,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因成绩突出,蔡晓东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多次荣获嘉奖,先后获得优秀警官、执法执勤先进个人、“云岭国门缉毒标兵”等表彰。2021年12月,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年联合会追授蔡晓东同志“云南青年五四奖章”。

吞静:疫情面前勇敢无畏的“逆行者”

吞静生前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混板村委会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混板村妇联专职副主席、弄片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2021年8月23日,她因突发心梗倒在了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

疫情面前,她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是人人夸赞的村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吞静所在的抵边村寨疫情防控工作艰苦繁重,她长期奔波于各村、组间,全力参与核酸采样、边境值守、防护宣传、疫苗接种、答疑解惑等工作,从早到晚连轴转成为了常态。得知边境一线执勤点缺人手,她不顾自己的腿摔伤了还没好,一句“我还行”就来到了执勤点上,汗水浸透了衣背、声音变得沙哑、大雨淋湿了全身、蚊虫叮咬布满手脚,都全然不顾。

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誓言,用宝贵生命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精神品质,成为德宏州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无数优秀守边人的光荣代表。

吞静被瑞丽市委、德宏州委追授“优秀共产党员”,被瑞丽市妇联、德宏州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追授为“三八红旗手”称号。

怒江州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心相连践行为民誓言

它被独龙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党中央派到独龙族身边的贴心人”。从1952年成立至今,一代代戍边民警几十年如一日,带着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与独龙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自成立至今,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行之无路,开山垦石;住之无房,伐木相盖;教之无师,教员担任;食之无炊,手把相传。在这一派出所里,先后有8名同志为建设和保卫独龙江献出了生命。

多年来,独龙江边境派出所积极探索边境立体化管控举措,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局面,28个村民小组连续两年实现“零报警”,保持了独龙江乡69年“黄赌毒、黑抢拐”案件“零发案”,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自成立以来,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先后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独龙民族的贴心人”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云南省委授予“爱民为民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连续五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

王昌群:英雄母亲传承“红色家风”

1949年12月,15岁的王昌群参军入伍,随革命队伍一路辗转,从西南山区到南疆边陲,先后参与了解放西南、剿灭匪患、保卫边疆等任务。1955年11月脱去军装后,她又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与丈夫一起扎根边陲、建设边疆、发展边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南边境战火燃起,她主动请缨担任支前慰问领队。一家6人奔赴战场,丈夫是前线局部方向指挥员,女儿和女婿参加救护队,家中两子更是前仆后继为国捐躯,可谓是满门忠烈、正气浩然。

从戎马军营到地方建设,从国营商店到粮油运输公司,她始终投身守边护边实践,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退休后,她延续传承“红色家风”,受邀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向各界人士、向年轻人讲述革命故事,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已88岁的王昌群,先后荣立过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全国妇联授予“五好家庭”和“三八红旗手”称号,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还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普玉忠:用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线

2020年9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普玉忠曾是一名外事界务员,负责中越边界60号至63号界碑。为了更好地守边护边,他把家建在了62号界碑附近,每天,都在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境线。

2012年,成为党支书的普玉忠,肩上又多了份重任。在脱贫攻坚中,他带领村民们种植甘蔗、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2020年春节,面对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的态势,他强忍住连失两位亲人的悲痛,带领全村党员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边境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多年来,普玉忠还与当地边境派出所、海关等部门建立“党政军警民”合作机制,开展守边护边、打击走私、缉枪治爆、法治宣传等活动。

“守住边境线就是守住祖国,党员就要冲在前面。”如今,58岁的普玉忠继续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熊光泽:一门三代护边员

“有国才有家,打小奶奶就告诉我,守好界碑就是守好我们的家,奶奶没上过学,却能用毛笔把界碑上的‘中国’描得鲜红明亮。”站在“云岭楷模”的颁奖舞台上,熊光泽从包里拿出一支毛笔,他说,虽然这不是奶奶当年用过的毛笔,但为了能够代代守边描界碑,他把毛笔当成了自家的“传家宝”。

熊光泽的奶奶项左弟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第一位苗族女党员。“奶奶说共产党来了,我们才能安家,才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永远记住共产党的好,一定要守好界碑,守好自己的家。”奶奶带领苗族群众护卫界碑的往事,熊光泽记忆非常深刻。

熊光泽的父亲熊炳清曾两次作为民兵队员与边防战士参与战斗。熊光泽从十一二岁开始,就经常跟随父亲一起巡边,长大后他也成了村民兵队的一员。父亲去世后,熊光泽接替父亲当上了界务员,后来又成为了金厂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于是,守边巡边、为界碑描红,仔细擦拭每一块界碑,就成了他的日常。去年5月,由于山道狭窄崎岖,他骑车不慎摔倒,导致多处骨折,住院一个多月后,尚未痊愈的熊光泽便一瘸一拐地投入了巡逻工作。

一条路,六块碑

三代人接力巡护

走了16万公里

一支笔,两个字“中国”

三代人书写了71年

……

他们只是边境线上的普通人

却用这种凡人之举筑起了铜墙铁壁

让边境线坚不可摧

(云南发布)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