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逛商场时还能学法!云南昆明这处“普法打卡点”成功“圈粉”
时间:2025-11-12 10:47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妈妈,快来看,这道门打开可以照镜子。”周末午后,王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逛云南省昆明市新迎新城购物中心时,孩子突然被一扇“网红门”吸引。这处让孩子主动停下脚步开启“法治新世界”大门的地方,正是昆明市盘龙区司法局、东华街道、东华司法所全新打造的昆明市首个商圈法治主题园地。该园地以“看得见、摸得着、玩得会”的形式,让法律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精准选址锚定商圈流量

作为辐射周边多个小区的核心商业体,新迎新城购物中心日均人流量超1万人次,聚集大量亲子家庭、上班族、商户,是开展普惠性法治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

将法治主题园地嵌入商圈,能让居民在购物、亲子互动之余,潜移默化地接触法律知识,感受“逛街即学法”的便捷体验。

为确保法治主题园地建设有实效,盘龙区司法局、东华街道、东华司法所联合文艺路社区、新迎新城商场管理方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前期调研,累计走访居民家庭200余户、商户80余家,梳理出居民、商户学法核心需求。

亲子家庭渴望趣味性普法,家长反映传统普法形式较枯燥,孩子难以理解;商户需要针对性法律指导,商场内的教培机构、餐饮零售商户对未成年人保护、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法律知识需求迫切。这些调研结果成为园地建设的“指南针”。

法治主题园地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双向发力:针对儿童与家长,打造亲子共学的法治空间,从小培养儿童的法治意识,同时提升家长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及孩子合法权益的能力;针对商场商户,提供便捷的法治服务,帮助商户规范经营行为,降低法律风险,助力商圈优化营商环境。


定制设计让普法有新意

针对教培机构聚集的特点,法治主题园地设计“亲子法治互动休闲区域”,设置造型别致的普法展板、打卡墙,搭配休闲舒适的沙发,让孩子在玩乐中理解什么是法律、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针对商圈餐饮、零售等多元化业态,法治主题园地定期更新专属普法内容,为餐饮商户提供合规指南展区,为教培机构和家长准备未成年人保护及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展区。

园地空间布局分学法、守法、知法、用法4个功能区,整体色调明亮活泼,搭配卡通元素,既符合儿童审美,也吸引年轻人打卡。

园地里藏着不少“巧心思”:“镜子网红门”不仅是拍照打卡点,还寓意着学法遇到更好的自己;“可开启式宣传栏”外写着法律问题,打开后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可根据当下社会热点更新群众关注的内容;通过“互动信箱”进行信件投递,居民可以说出自己的法治心声;“顺口溜反诈菜场”里,反诈知识被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印在展板上,小朋友爱看、爱念,家长也跟着“复习”,实现“小手拉大手”普法。


沉浸式普法获群众商户认可

投用仅1个月,法治主题园地已成为辖区普法明星阵地。这一成果背后,离不开司法局、街道、司法所、社区合力推动。各部门深度挖掘辖区政企资源,搭建协作网络,与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拓展普法空间,取得突出成效,不仅亲子家庭参与普法学法的热情高涨,商户的法治意识与合规经营能力也有所增强。

东华街道、司法所联合商场共同开展“法治小课堂”亲子活动,累计吸引100余组家庭参与。

有家长表示:“平时也尝试过给孩子讲法律知识,可他总觉得抽象。现在孩子在园地边玩边学法,已能说出‘遇到危险要找警察’等常识,普法效果特别好。”

依托法治主题园地“用法区”,律师事务所注入专业团队服务,为商场30余家商户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成功帮助2家餐饮商户厘清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中的法律要点,为1家教培机构系统梳理课程退费合规要点,规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法治主题园地的建成进一步扩大了盘龙区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目前盘龙区共有法治文化阵地19个,其中法治主题公园7个、法治文化广场(长廊)8个、法治庭院1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商圈法治主题园地1个。

下一步,盘龙区司法局将继续拓展法治文化阵地“玩法”,开展更多特色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文化阵地成为居民学法“充电站”,让更多人在休闲中学法、懂法、在体验中守法、用法。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