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从“顽石”到“新苗”,他们重获新生——云南省西双版纳监狱“雨林矫治”工作纪实
时间:2025-11-24 10:45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我的人生早就完了,你们别白费力气……”罪犯岩某入监以来多次违规违纪,抗拒改造。

谁也没想到一年后,这个曾拒绝改造的“顽石”在“雨林小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改造故事:“是监狱的雨林,让我这颗石头里长出了新苗……”

雨林之声 以文化浸润唤醒沉睡良知

每天清晨,监狱的“雨林之声”广播站会准时播放轻柔傣乐,“以音化戾、以乐静心”。

干警精心挑选《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段落讲授,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每月设定一个普法主题,组织罪犯开展法律学习,强化罪犯法治意识。干警结合具体案例将法律条款转化为能听懂、能接受的知识。


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岩某那份尘封的共情与良知也在渐渐复苏。

绿叶驿站 以自然疗愈催生生命新芽

结合“傣、善、山、水、绿、圆”的监区文化特色打造“绿叶驿站”微型植物休憩区,干警定期组织罪犯播种绿植、对植物的成长过程进行观想感受,引导罪犯感受自然之美,唤醒内心向上向善的潜能。


亲情帮教日,在责任干警的指导下,岩某与家人共同在“绿叶驿站”里撒下种子,自然的疗愈力连同亲情的温度一同慢慢生长,岩某内心的浮躁与戾气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


每周的“添叶日”,他都会在监区的“生命之树”互动墙上贴卡片,从一开始歪歪扭扭的敷衍词句,到希望绿植长出新芽的期盼,再后来他郑重写下“踏实改造,早日回家”的承诺。每一张小贴纸,都是岩某改造路上的成长图谱,教育改造的温度与亲情的微光,终把“顽石”焐出裂痕,透出了暖意。

内视观想 以深度疗愈重塑价值根基

监区设立内视观想室,并安排心理咨询师引导罪犯补充心理能量、学习感恩生活、增强换位思考能力,从而发现自身问题、激发改变意愿。

咨询师引导岩某回顾过往经历,审视自身问题,逐步触发内心的自省与觉悟。岩某在过程中坦言:“警官,我想起了家人,想起了那些被我伤害的人……我对不起他们。”

“只要肯认错,永远都不晚。”咨询师的话,触动了他积压心底多年的悔恨。


岩某在监区“藤络知海”阅读区写下:“错了不知道是傻,知道了不改是怂。”的阅读感悟。

技能培训 以技能立身打通回归之路

受“绿叶驿站”启发,岩某报名参加了监狱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系统学习热带作物栽培与植物生长原理,他逐步掌握了专业种植技能,并凭借这一特长获选为“雨林小课堂”第二期主讲人。在干警指导下,他以“一株向阳花的成长”为题,结合自身改造经历分享技能心得,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技能掌握”,再到“思想传播”的成长闭环。

岩某的转变印证了:顽石之中也能孕育希望,每一颗在实践中萌发的新苗,都在为回归社会积蓄破土的力量。

从抗拒改造的“顽石”,到传播希望的“新苗”,岩某的转变凸显了“雨林矫治”实效:通过唤醒身份意识、法治意识与感恩意识,推动社会关系修复与价值观念重塑,达成“文化润心、生态育人”的目标。

在这片“心灵雨林”中,更多“岩某”正以“老藤发新芽”的韧劲走向新生。

云南省西双版纳监狱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