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公安局纺织路派出所创新“无人机+警务”模式守护高原安宁
时间:2025-02-11 10:09来源:巴宜公安责任编辑: 安羽

春风尚未唤醒藏东南高原冬眠的群山,微亮的晨光中一架警用无人机划破长空,红外热成像镜头穿透密林,实时画面同步传回纺织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这是林芝市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无人机+警务”新模式下的日常场景。在公安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指引下,纺织路派出所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刃,将无人机深度融入治安防控体系,为小城巴宜的平安建设注入智慧动能。


科技赋能:从“人海战术”到“智慧警务”


面对辖区“一大一少五多”(区域面积大、警力少、景区多、林区多、工地多、流动人口多、节庆活动多)的复杂治安特点,纺织路派出所依托林芝市公安局党委和治安支队的技术支持,在巴宜区公安局党委的统筹部署下,率先探索“无人机+地面警力”的立体巡防模式。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红外热成像、AI智能识别等功能,派出所实现了对人员密集场所、山林防火盲区、交通拥堵节点的“无死角”监控,将传统“平面巡查”升级为“空地一体”的动态防控网络。

2025年春节期间,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屡建奇功:除夕当天,喊话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巡防,精准锁定3处人流聚集风险点,地面警力迅速分流疏导,避免拥堵隐患;大年初一,比日生态森林公园游客剧增,无人机搭载扩音设备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并通过热成像扫描,及时发现并消除2处火灾风险;针对山林火情高发态势,无人机对加丁嘎林区开展多光谱巡查,20分钟完成6平方公里区域扫描,效率较人工提升15倍。

多维应用:从“单一巡防”到“全域守护”


除传统治安防控外,无人机技术更衍生出多元应用场景。在巴宜区公安局党委的指导下,派出所创新开发“无人机+”功能模块:

-生态守护:通过高清摄像实时监测林区盗伐、偷猎等违法行为;

-应急响应:搭载急救包、绳索等设备,实现山地迷途游客的快速定位与物资投送;

-交通治理:高空视角捕捉交通事故现场全景,助力事故定责提速50%;

-民生服务:暴雪天气可为受困司乘传递物资,架起警民“连心桥”。


据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无人机巡防启用后,辖区警情响应速度提升40%,民警勤务强度有所改善,真正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的目标。

机制创新:从“试验探索”到“常态运行”


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专业指导下,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巢,纺织路派出所在巴宜区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发无人机“山林防护”“节庆安保”“民生服务”“处警辅助”4大主题任务包。实现24小时待命、一键起飞、智能返航,让科技力量“看得见、用得好、可持续”。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警务思维的革新。”派出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派出所将把无人机巡防工作与“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深度融合,打造高原智慧警务新标杆。

雪域长空,警鹰展翅。巴宜区公安局纺织路派出所的“无人机+警务”实践,不仅为林芝市巴宜区平安建设插上科技之翼,更以“科技温度”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原篇章。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守护故事,正书写着雪域警务现代化的崭新答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