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非遗与短剧齐飞、匠心共法治一色!薯都定西的普法画卷,因“走心”出新,以“走新”入心!
时间:2025-04-01 09:22来源:甘肃省司法厅责任编辑: 安羽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定西市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主动创安创稳和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建立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普法向广度覆盖、深度拓展,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蔚然成风,绘就了和谐稳定的平安画卷。


▲定西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在开展普法宣传集中活动中引导群众关注普法新媒体平台。


掌好“方向舵”
构建法治宣传“大格局”


强化组织保障聚合力。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市县乡村四级普法工作体系,设立市县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的法治宣传新格局。组建主动创稳精准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队,为有力有序开展普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压实普法责任促落实。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每年年初制定印发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细化明确部门普法责任,发送普法责任提醒函,开展普法责任履职评议,实现普法责任部门全覆盖,同时将普法责任履行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考核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重要内容,倒逼责任落实。


紧盯工作人员提素养。建立“1+1+1”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会前学法。将普法贯穿依法行政全过程,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情景模拟大练兵活动,全市9479名行政执法人员实现全覆盖,促进规范公正执法,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


▲定西市岷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普法漫画书籍《丑儿与民法典》。



▲定西市通渭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引导群众通过手机进行“指尖”普法。


织密“宣传网”
弹好法治润心“合奏曲”


聚焦社会公众“关键群体”。紧盯宪法、民法典、防电信网络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十进”“服务大局普法行”等精准普法宣传宣讲活动,宪法宣传活动被《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临洮县女子骑行普法被司法部宣传推广。聚焦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建11支物流快递员法治宣传服务队,开展“法治快递进万家”活动,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显著提升。


聚焦青少年“关键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全覆盖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个,聚焦防范校园欺凌、校园周边安全等关键问题和领域,组织开展“校园法治文化节”“宪法晨读”、家校互联“双向承诺”等普法实践活动,开设普法讲座,向中小学生捐赠普法学习用品1.2万套。


聚焦营商环境“关键领域”。创新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律师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点对点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宣传报道。坚持在诉讼服务中普法,上线“企业立案一码通”,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定西市通渭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引导群众通过手机进行“指尖”普法。



▲定西市通渭县司法局组织书法家共创“百米法治书画长卷”。


▲非遗剪纸法治汉服在通渭县红军长征公园展示。

用好“催化剂”
激活法治文化“新细胞”


“法治+新媒体”融合联动。构建以“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各级各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聚合发力的“定西普法+”矩阵,发布文章视频10万多条(部)、阅读量达20亿人次,指尖普法案例荣获“2024年全国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自编自导自演雅梅说法、女侠普法记等微视频300多部,5部视频荣获“第五届平安甘肃优秀微视频”,“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突破百万人,荣获“2023-2024年度甘肃省文明账号”。在2023年全国新媒体普法研讨会上,定西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法治+非遗”双向奔赴。挖掘非遗资源,创作普法小曲、剪纸、花儿等作品,《剪纸说法》被司法部宣传推广,《公民张三》秦腔剧在全省开展巡演100多场次,入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新推出皮影戏普法,《四进士》等作品在全市演出。发挥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优势,组织书法家书写“百米法治书画长卷”,推出法治剪纸服装秀,并在2024年全省“12·4”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展出。


“法治+景观”交相辉映。建成“两广场一公园一长廊”市级法治文化阵地带,带动各县区建成法治公园、广场等实体阵地2200多个,法治文化阵地遍地开花,渭源县元古堆村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入选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定西市通渭县司法局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现场为农户送上法治书法。



▲由定西市司法局和渭源县司法局指导创作的现代普法秦腔剧《公民张三》在渭源县大剧院演出。


▲定西市通渭县原创红色法治话剧《他们、我们》演出照片。

延伸“治理链”
筑牢法治服务“保护网”


深化基层依法治理。紧盯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整合网格员、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扎实调解矛盾纠纷,制定“一案一策”调解方案,简易纠纷运用“随手调”(现场签订协议)现场调、复杂纠纷通过综治中心转办相关部门联合调解,确保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创优公共法律服务。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站,在落实法律顾问的基础上,创新建立律师坐班值班制度,为每个乡镇(街道)选派1名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民事案件代理等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开设法治课堂,实现法律服务“一站式”可享。在“定西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设立“找律师”等5个功能菜单,为群众提供线上服务。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基层法治培养示范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1.78万人,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809户,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示范带动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6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渭源县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法律明白人”董建新事迹被司法部宣传推广。



▲定西市通渭县原创红色法治话剧《他们、我们》演出照片。



▲定西市临洮县司法局在站滩乡云谷村开展“幸福临洮 法治同行”法治文艺下乡活动。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