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结合当地谚语、民间故事等内容以案释法,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时间:2021-09-29 08:26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江旭峰

一边是信任一边是热爱

夏去秋至,草越来越黄了,山间晨雾弥漫。和往常一样,72岁的杨忠加起了个大早,在晨曦中开启了充实而忙碌的一天。

“人民调解是我的事业,只要身体允许、群众需要,我就没有退缩的道理。”杨忠加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瓜什则乡力吉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13年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乡亲们称他为“我们的调解高手”。

公平公正是总原则

瓜什则乡位于同仁市东部,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原,蓝天下畜群如云。得天独厚的牧草资源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式,也间接导致了瓜什则乡最常见的两种矛盾纠纷——草场纠纷和畜牧引起的经济纠纷。

2018年,力吉村的扎西(化名)和加吾乡俄毛村的多杰(化名)做了一笔畜牧买卖。扎西第一时间把约定好的200只羊赶到了俄毛村,可多杰总是以各种借口为由,再三推脱不支付买羊的钱。钱要不回来,羊也要不回来。这一等就是两年。2020年,扎西一纸状书诉至法院。法院也开展了调解工作,但未能成功。

扎西气不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前往俄毛村的草山,一口气赶走了多杰家的463只羊,想借此讨回自己的钱。第二天,多杰来到力吉村告知扎西,463只羊并非都是自己所有,有一部分是弟弟家的。多杰态度强硬,势必要讨个说法。

这次,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纠纷了。听闻此事后,杨忠加也愁闷起来:该找谁调?该怎么调?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杨忠加多次上门,寻求折中的突破口。最后,一部分羊按照2018年的市场价折价留给了扎西,其他的赶回了俄毛村。这起拖沓了两年的纠纷终于解决了。

“作为一名调解员,思想一定要端正,不藏私心,在折中平衡上下功夫。每晚入睡前都会总结一天的工作,分析经验,思考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调解工作中,他要求调解员做到“三心”,即接待群众要热心、做群众思想工作要细心、调解纠纷要耐心。说完话,杨忠加立即看向乡人大主席旦巴杰,想让他快点把这些话翻译给记者。

法治宣教是金钥匙

“村子里谁家夫妻有矛盾、邻里有积怨,杨忠加一清二楚。他知道情况后都是主动上门,以邻里间的走动为由,了解具体情况,可以说上门调解。”

农牧区的纠纷多为经济纠纷、婚姻纠纷等。如借贷还账等,互相算不清楚账目等都觉得对方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

作为一名老党员和人民调解员,杨忠加多年来始终把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放在心上,是群众信任的“调解高手”。用村里老百姓的话说:“老杨就是我们贴心人,家里有矛盾、邻里有纠纷,找老杨准没错。”

有一次,乡里两个村之间因为放牧问题引发了草山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为了及时制止矛盾,杨忠加主动站出来,分别和两个村中找了威望高、懂法律的代表沟通谈判,稳定村民的情绪。在乡政府的大量工作下,两个村签订了睦邻友好协议,和谐如初。

为做到矛盾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防止矛盾纠纷升级,杨忠加坚持组织力吉村的人民调解员每周开展一次常规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如遇重大时间节点,则调整为每天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努力实现重大时间节点、重点对象排查全覆盖、无遗漏。对于排查出的纠纷,则采取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矛盾纠纷蔓延升级。

“在工作开展中,我越来越能认识到,只有想办法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才能有效控制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法治宣传是一把金钥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讲法律政策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杨忠加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增强了村民法律意识,在全村营造了通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群众信任是关键点

“凡是来调解的当事人,目的都是解决问题。口才好不好不是最关键的,思想端正是关键,群众信任是关键,用心用情调解是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啊!”杨忠加深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第一步就是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杨忠加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学历太低。在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杨忠加克服自己文化水平低、年龄大的困难,认真学习调解中常用的法律知识。

“调解的受众是群众,他们大多是牧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仅仅以法条说理,他们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就得先把这些法律法规‘吃透’,再结合当地谚语、民间故事等一系列内容以案释法,群众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这是杨忠加多年调解得出的经验。

此前,村里有一对夫妻,男方有正式工作,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婚后不久便对妻子冷眼相加,但又不同意离婚、分割财产,女方一气之下回到娘家,双方开始分居。女方父亲多次找到杨忠加,希望说服男方尽早离婚,不曾想,第四次调解时双方竟然发生了肢体冲突。

当晚,女方父亲骑着马到男方家赶走了230只羊。第二天得知,230只羊里还有邻居的羊。“这种行为与偷盗无异,赶紧把人家的羊赶回去。”杨忠加第一时间上门劝解。于是女方父亲提着茶叶、献上哈达,将男方邻居的羊如数奉还。

最终,当地法院判决两人离婚。但被女方家赶走的羊,数量不对,两家人剑拔弩张,毫不让步。杨忠加在两家来回奔波,分别做思想工作,双方也各退了一步,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多年来,他调解矛盾纠纷如草原上的牛羊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他的工作也赢得了乡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一致赞誉。2020年12月,司法部授予杨忠加“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事关群众的小事,但就是在每一件小事中,体现着杨忠加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无限热爱。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