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
……
近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团队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人民检察院、玛多县人民法院,一同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在果洛高原落地生根?
达日县人民检察院:三江源“检察蓝”诉前矛盾多元化解
“谢谢你们,我以后不会再冲动了,把邻里关系搞好……”听证会上尕某说。
2022年1月,尕某的丈夫洛某与邻居多某因草山纠纷发生争执,继而互殴,尕某和多某之子先后参与斗殴。多某4颗门牙(其中两颗为假牙)被尕某击打脱落,经鉴定,多某的伤情评定为轻伤二级。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因草山纠纷引发刑事案件,致使双方积怨加深。如不彻底化解双方矛盾纠纷,可能会再次引发更严重的暴力冲突,破坏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鉴于尕某真诚悔罪,有向被害人赔偿损失的意愿,被害人也有接受犯罪嫌疑人赔偿的意愿,达日县人民检察院以检调对接+公开听证的方式彻底化解此矛盾。及时制作《移送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函》移送达日县司法局,对该矛盾纠纷进行了调解。
同时,达日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侦查人员、双方当事人等参与听证会,听取多方意见,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在保障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当事人对检察机关所做决定的理解和信任的同时,解除当事人的后顾之忧,彻底化解了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要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依法依规调解,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实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进一步修复受损社会关系,运用检察力量、检察智慧助推三江源地区社会和谐稳定。”达日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尕藏多杰说。
近年来,达日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诉前治理,探索出检调对接+司法救助+跨区域协作的多元治理模式,让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办案的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诠释三江源“检察蓝”司法为民初心。
玛多县人民法院:“姊妹湖”调解室减轻群众诉讼负担
黄河之源,扎陵湖与鄂陵湖在河源汇合处相依,素有“姊妹湖”之称,广袤水域哺育着此间生活的万千生灵。由于地广人稀、司法服务半径大,过去当地民众寻求法律帮助的难度较大。2021年,玛多县人民法院创建“姊妹湖”调解室,“一站式”处理矛盾纠纷,调解室成立至今,累计处理矛盾纠纷近500件。
“我以为法院不会管这些小事,想着试一试就来了。”今年1月,扎某来到玛多县人民法院就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立案起诉。在立案庭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来到“姊妹湖”调解室,向法官说明了来意。2023年,王某向扎某借款2000余元,双方约定去年还款。其间,扎某多次向王某索要欠款,但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愿还款。在法官的联系下王某来到调解室,法官耐心沟通,从查清实事、讲清法理、出具调解书仅花了半个小时,王某当场履行借款。
“以前村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想着打官司,现在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可以先来调解室谈谈,很多问题都在这里得到解决。”一名经常参与调解工作的牧民说。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姊妹湖”调解室的信任与依赖。“姊妹湖”调解室受理案件中,小至几百多元至数万元的案子都有,就如同一个小小的烦恼倾诉室,调解室法官以倾听、释法、劝导、明理的方式,探索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不仅减轻了群众诉讼负担,也节约了司法资源。
“姊妹湖”调解室的法官,一年四季步履不停。人多时,前来咨询的老乡都能排起长队。”玛多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才侦措说。
值得一提的是,姊妹湖畔“迎亲滩”,因在此迎娶文成公主而得名,是当地民众最熟悉、喜爱和活跃的地方。每逢“迎亲滩”草色渐绿,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便在此拉起横幅,宣讲法律知识。五颜六色的各类法律知识小手册、“小摊位”吸引牧民们的目光;待到严寒冬季,法官们则在乡镇中心的商铺、大街上驻守,为过路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不论诉讼案件还是司法服务诉求,法官都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做到‘如我在诉’,从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沟通细节等方面向当事人传递温暖关怀,才能真正实现公正与效率。”玛多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快乾表示。
从达日县“检调对接”的握手言和到玛多县姊妹湖畔的以案释法,共同勾勒出果洛州基层治理的鲜活图景。在这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高原上,基层治理正通过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深度融合,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果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