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法院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使命,以法治为切入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方位,精细化做好多元解纷,不断强化审执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干警们用“铁脚板”走进千万家,一份履职尽责、司法为民的精彩“答卷”掷地有声。
护航经济走出“营商特色”
统筹“破”“立”并举,助企业“整”装前行。2024年,兵团十三师两级法院审结破产清算案件4件,强制清算案件1件。协调相关政府部门联动推进两起破产转清算案件的后续工作衔接及遗留问题的处置,制定推进清单,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两家公司资产拍卖成功,某饭店顺利移交,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通过府院联动机制联合税务、房产管理部门、不动产中心为住户办理房产证440户,解决了企业破产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同时,设立涉企诉讼服务窗口,开通涉企案件“绿色直通车”,为涉企案件开启“一键加速”。
对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债务、涉金融债权等80起案件开展集中执行专项活动,执行到位金额2343.4万元。常态化开展“院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和“邀请企业家进法院”活动,中级法院主要领导赴二道湖工业园区、骆驼圈子工业园区、红山农场、淖毛湖农场工业园区,征求企业意见建议,为辖区企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司法“良方”,营造高效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温情司法走出妇女儿童保护“家事特色”
“法院+妇联”保障妇女儿童司法权益。中级法院秉持“和合共融”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指导调解、多元化解、专业化审理机制建设,打造“服务型”“创新型”“智慧型”家事审判工作模式。
同时,积极与师妇联、基层妇联组织、师政协召开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座谈会,签订《第十三师中级人民法院、第十三师新星市妇女联合会关于深化家事纠纷协调联动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集中化解工作,共化解相关案件33件,其中调解18件,撤诉12件,调撤率达到90%以上,构建起符合师市实际的家事纠纷调解协调解决新机制,不断推动《实施意见》的七大机制、七大领域走深走实,增强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新时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建设者、维护者和笃行者。
便民利民走出“连队特色”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这个“应”,要有“怎么看”的态度,更要有“怎么办”的行动。一方面,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不断提高法官业务水平。
巴里坤垦区法院党组带干警分别与辖区九个连队的两委、热力公司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团场职能管理部门就连队居民热力纠纷案件走访入户252户,共商解决之策,共同调解连队居民的热力纠纷案件,同时解决因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导致的群众不满意而拒缴热力费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善于通过党建引领、融合抓实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等,不断提升法官感同身受的能力、释法说理的能力,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2024年年末,巴里坤垦人民法院全体干警通过自发式捐款,组织了一场为辖区贫困家庭冬季“送温暖”活动,由院领导带队,分头前往各连队的老百姓家中,紧扣群众“脉搏”,了解群众需求,掌握情况,为党组谋划下一年度工作拓展思路。
爱苗护苗走出“校园特色”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涉校涉师生调解平台。将“枫桥经验”灵活运用到校园纠纷的化解工作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校园纠纷化解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法治校园宣传活动,讲好“法治校园第一课”,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强化协同联动,与新星市职业技术学院、红星高级中学开展法治校园共建活动,通过建立“校园法官工作室”,推进依法治校,让司法职能和调解关口前移,实质性化解了170名学生诉职业学院退学费集体诉讼案件,构建法治校园新格局。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照职责落实,依照新时代法治新要求办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守护辖区群众平安幸福。”十三师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芦钦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