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法院 + 综治” 深度融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打通基层解纷 “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03-28 17:25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八团综治中心大厅内,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苏塘人民法院法官正在为上门咨询的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近年来,兵团法院以“一团一法官工作室”为枢纽,将司法力量深度嵌入基层综治体系。从“坐堂问案”到“主动上门”,法官们秉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理念,与综治中心紧密协同,联动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连队社区力量,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解纷网络。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书写出一份让职工群众满意的司法服务答卷。

“法院+综治”联动,三坪农场实现从“高空坠亡”到“百万和解”的治理突围

近日,三坪农场某金属公司发生高空坠亡事故,工人胡某家属与企业就百万元赔偿陷入僵局。综治中心启动联调机制,法官工作室现场介入,采用“背对背调解+类案释法”组合拳,历经6小时拉锯战,最终达成100万元赔偿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不用打官司就能拿到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书,既省心又安心。”胡某家属感叹。

三坪农场综治中心主任表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使纠纷化解周期缩短70%。”法官现场指导、调解协议赋强、风险同步预警的“三步工作法”,已成为兵团基层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的标准化流程。

靶向纠纷诊疗,奎屯垦区法官团队打造“法治全科诊所”

在天北经开区综治中心的调解室内,法官王玉娟正与社区网格员协作处理一桩劳务纠纷案。务工人员张某拿着司法确认书感慨:“拖了半年的工伤赔偿,多亏法官现场指导,当天就解决了!”这背后是奎屯垦区法院的创新实践——由5名常驻法官组成调解团队,针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高发矛盾,通过法律指导、类案分析等方式精准介入,确保调解协议合法合规。

法官助理陈泇含介绍,针对建筑领域欠薪问题,法院向企业发出多份《用工风险提示函》,帮助规范用工管理。“过去企业被动应对纠纷,现在提前堵住漏洞,矛盾自然减少。”调解团队还深入企业车间和社区,通过现场普法讲座、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职工群众掌握法律知识。

在工地和居民小区,法官们带着法律资料开展巡回服务,为物业纠纷高发小区定制调解方案。奎屯垦区法院院长王魁表示:“我们不仅是纠纷裁判者,更要当好社会健康的‘全科医生’。”

“马背法庭”再升级,昭苏垦区用法治驿站破解“百里诉累”难题

昭苏垦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在岗法官仅有5人,无法为综治中心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于是该院以“定期值班+按需上门”模式,根据各综治中心需求,主动前往矛盾的源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牧民努尔波力在七十六团综治中心仅用3小时解决了草场租赁纠纷:“过去进城打官司得花两天,现在家门口就能办妥!”

综治中心成为法官服务牧区的“前哨站”。昭苏垦区人民法院法官哈那提接到七十七团综治中心求助后,连夜驱车60公里赶到牧区,在毡房内调解一起拖欠两年的债务纠纷,通过“以羊抵债”方案促成双方和解,8起纠纷一日内全部化解。“群众的需求就是出发令。”哈那提说。

如今,“有纠纷先找综治中心”成为职工群众的普遍选择,法院的进驻不仅缩短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让法治力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