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金钥匙”开启和谐门 兵团调解员民法典赋能化农事纠纷!
时间:2025-08-26 10:53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我地里的大蒜,你凭啥拿走?”林某一把抓住阿某的胳膊,两人在田埂上推搡起来。闻讯赶来的老父亲也加入了争执,三个人的叫骂声惊动了整片棉田。而冲突的起因,仅仅是阿某捡走了林某地头散落的几十个蒜头。

这类看似鸡毛蒜皮的纠纷,时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田间地头上演。水肥误入邻家棉田、甜瓜地里上演拦车大战、农资款拖欠不还……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在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员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个法、理、情交融的生动故事。

蒜头之争起波澜,“法理情”融解纠纷

7月的一天,143团司法所干警和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侍燕赶到现场时,阿某还满腹委屈:“地头的蒜头我以为没人要了,丢了多可惜!”

林某则气得满脸通红:“这就是偷!”

侍燕和司法所干警将两人分开,搬出《民法典》第314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这叫‘遗失物返还义务’。”

她打了个比方:“就像你钱包掉了,别人捡了不还,你着不着急?”

紧接着,他们点明关键:“不知者不罪”在法律上并不适用。阿某最终红着脸道了歉,林某也意识到自己言辞过激,伤害了对方。一场眼看升级的肢体冲突,在法理与乡情的交融中最终烟消云散。

瓜车被拦风波涌,法理并施破僵局

7月,哈密瓜田弥漫着甜香,王某的货车却被李某死死拦住。“不给34万元土地流转费,休想运走一车瓜!”李某吼道。

王某急得跳脚:“瓜烂在地里,大家都得完蛋!”

150团司法所干警和调解中心派驻调解员张守梅冲进火药味十足的现场,开始释法说理……

“老王,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和《民法典》第509条,签了合同就得认账,拖欠流转费是你违约。”

“老李,扣车阻运更不对。《民法典》第577条规定,维权不能过头,否则反而要担责。”

他们进一步分析利害关系:“瓜烂了损失谁承担?不如先卖瓜回款,再分期付租金。”

当天,150团司法所联动多部门现场调解并促成和解:李某放行运瓜车,王某签署分期还款协议,并通过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若王某再违约,李某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年欠款终追回,温情法理暖人心

6月的一天,当王某拄着拐杖走进150团司法所时,干警和调解员张守梅心头一紧。这位被重病缠身的老人手里攥着发黄的欠条:“2015年的棉种、化肥款,4万块,是我的救命钱啊!”

债务人李某却振振有词:“十年早过诉讼时效<<。”干警和张守梅连夜翻找证据:十年间的催款通话记录、微信聊天截图……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