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一起去吃肯德基。”小宇(化名)红着眼眶,说出了藏在心里的生日愿望。这一幕,发生在新疆生产奎屯垦区人民法院一场普通的抚养费纠纷调解现场,却藏着法律之外最动人的温情。
一笔抚养费,两份未说出口的爱
近日,陈某因张某拖欠抚养费四年,向奎屯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过程中,双方本已就抚养费金额及支付方式等初步达成一致,张某却突然红了眼眶:“我不是不愿给钱,只是离婚后见孩子一面太难了,每次一提到这事儿,她都可能迁怒孩子…”一句话让调解陷入僵局。
张某话音未落,陈某便情绪激动地反驳,称其从未阻止探望孩子,而是张某一直对孩子不管不顾,并表示,小宇得知今日能见到父亲,激动地早上8点就起床了,此时正在法院大厅等候。双方争执不下,调解气氛陡然紧张。

情理法交融巧解“心结”
承办法官敏锐察觉到纠纷背后的情感症结,当即决定暂停调解,将陈某请至调解室单独沟通。法官从法律与亲情双重角度耐心向其释明:“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而父亲的探望权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孩子主动要求跟你来法院,正说明她内心渴望父母的共同关爱。”
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后,陈某态度逐渐缓和,表示“只要孩子愿意,我没意见。”
“生日约定”让亲情重启
面对询问,小宇因顾虑母亲的情绪始终沉默不语。法官见状便让其父母在外稍作等候,并脱下法袍、坐在她身边,轻声引导:“小宇,你可以把今天当成自己的生日,在这一天里,你说的话爸爸妈妈都会认真听。”温暖的话语融化了孩子心中的坚冰,小宇终于抬起头,哽咽道:“我不想他们吵架,我想让他们握手和好,一起陪我去吃肯德基,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承办法官将孩子的心愿转述给双方,张某愧疚致歉,陈某也红了眼眶。最终,双方不仅顺利签署了抚养费调解协议,还约定庭审结束后带小宇去吃肯德基。离开法院时,小宇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灿烂地笑着。

法官手记
抚养费纠纷从不是单纯的金钱纠葛,更是破碎亲情的修复与重建。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既要以法律厘清权利义务,更要以共情抚平情感褶皱,唯有听懂孩子的心声,焐热家长的隔阂,才能让法律的善意,伴随亲情的温度,护佑孩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