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以科技赋能司法服务为突破口,积极引入并深度应用“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终端”智能化设备,同时通过跨部门协同与全方位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有效提升了诉讼服务质效,减轻了群众诉累,获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好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和司法便民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智能终端精准赋能,诉状生成便捷高效
“以前一想到要写起诉状就发怵,不懂格式,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现在好了,在法院这个机器上刷一下身份证,跟着提示一步步操作,没一会儿起诉状就打印出来了,真是太方便了!”刚通过“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终端”办好立案材料的李某感慨道。

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为了解决法律知识欠缺、书写能力不足的当事人“起草诉状难”的问题,引进“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终端”设备。
当事人仅需使用身份证进行识别,系统即可自动回填主体信息,随后通过勾选、填写等方式完成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核心要素的录入,最终自动生成格式规范、要素齐全的起诉状或答辩状,并可当场打印。
这一流程将复杂的文书撰写简化为清晰的步骤指引,极大降低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的门槛。配合便民复印机设备,实现了立案核心材料的统一办结,让群众“只跑一次”成为常态。

线上线下协同推广,示范文本触手可及
为最大限度发挥要素式诉状、答辩状等示范文书的指导作用,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积极拓展应用渠道,凝聚协同联动合力。制作了涵盖常见案由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专属二维码,形成了“一码通达”的便捷查阅模式。

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示范文本的使用指南和二维码,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查阅学习。线下,则在诉讼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各法官工作室以及辖区社区、连队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醒目的示范文书二维码,构建起“线上+线下”“法院+社区”的多渠道、全流程推广网络,确保示范文本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群体,实现“抬头能见、扫码可得”。
体系构建优化体验,全程指导彰显温度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着力构建全方位的诉讼指导服务体系。在诉讼服务中心入口窗口醒目位置设立咨询引导台,配备专人提供初步咨询和分流服务。服务窗口不仅摆放清晰的二维码提示牌,还备有67类常见案件的纸质版示范文书,供当事人查阅参考,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

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人文关怀与个体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当事人或案件情况较为复杂的当事人,立案庭工作人员耐心引导,进行充分释明,使用规范、易懂的语言,确保当事人在知情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使用方式,有效保障其诉讼权利。
立足当前成效,展望未来征程,乌鲁克垦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延伸智慧服务触角,架起便民、利民的“智慧桥梁”,让人民群众享受“指尖上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