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咱们综治中心!路面修好后,我们老人家出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和谐小区的张大姐对回访的网格员连声道谢。这暖心一幕,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4团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以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缩影。

“前哨”预警,民生诉求“一键直达”
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网格员“前沿哨兵”作用,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民生诉求“一键直达”、快速响应。
十月中旬,和谐小区楼前因暖气维修留下的坑槽引发居民担忧。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该问题,立即通过手机端拍照定位、上报至综治中心。当天下午,施工方就加装了警示设施,次日傍晚,路面便修复如初。

网格员通过移动终端直报问题,综治中心作为“指挥中枢”精准派单至相关部门并限时处置,形成了“发现—上报—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的闭环管理。从公共设施维修到邻里纠纷调解,群众身边事搭上了高效处置的“直通车”。

“中枢”协调,多元共治“破解顽疾”
面对复杂问题,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能力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晨光小区5号楼前主干道突发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网格员上报后,中心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城管、物业及施工方现场“会诊”,迅速锁定问题症结——此前暖气管网改造中重型车辆压损路基所致。

工作人员现场厘清权责,明确由施工方负责路基夯实与路面修复,城管部门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在中心高效协调下,塌陷区域得以快速、高质量修复。“反应快、修得实,现在走路心里踏实多了!”居民陈师傅由衷称赞。
“末梢”服务,治理成效“深入人心”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吴奶奶,楼道灯已经修好了!”网格员小王更新完民情台账,立刻向独居老人反馈处理结果。手持智能终端巡查、通过信息化系统流转诉求,已成为164团网格员的工作常态。
此前,秋季大风导致主干道电缆断裂,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中心同步协调电力、通信等部门联合抢修,不到六小时便恢复通信。“原以为要断网好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居民刘先生连声称赞。

综治中心通过对民生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前瞻研判风险、提前介入调解,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治理”的深刻转变。
秋风送爽,164团社区道路平整、街灯明亮、邻里和睦。通过激活网格“微细胞”,做强综治“指挥中枢”,164团将治理与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末梢,把温暖与安宁送入千家万户,持续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