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北京市交管局:2024年道路救助基金惠及1800多名群众,提供救助超1亿元
时间:2025-01-10 08:58来源:北京政法网责任编辑: 安羽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事故中的伤者遇到救治困难:没钱急救、巨额治疗费用致使伤者家庭生活困难……十年前不可破解的难题,随着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建立正在一步步被解决。2024年全年,北京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已经为逾1800名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救治保障,为事故受害人提供救助金额超1亿元。

知晓范围全覆盖让事故伤者尽知尽享

北京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道路救助基金”)是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以及丧葬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是国家设立的一项民生保障制度。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成立于2016年,累计吸纳58家医疗机构加入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绿色通道,与卫健部门建立了联席会商、信息交互、伤员救治及合作创新等多项机制,确保救助基金政策覆盖所有涉及伤人的交通事故,重大和敏感交通事故的救援救治机制得到100%落实保障,让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得到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国家设立的社会专项基金,救助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形: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机动车肇事后逃逸。其中对于符合上述情形且未结算的抢救费用,救助基金可以提供最高19.8万元的救助保障。

在事故处置阶段,北京交管部门将道路救助基金告知纳入事故办案程序,并在事故责任认定书中植入救助基金公众号二维码,实现对全市所有伤人交通事故,道路救助基金政策的100%覆盖。在救助申请阶段,开通了“道路救助基金公众申请平台”,群众只需进入平台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救助申请,并能实时查看受理状态,极大简化了申请流程。推出“7×24小时”救助响应机制,确保群众救助需求得到百分之百回应。

医警联动快速高效开通救治绿色通道

在遇有伤者需紧急救治情况时,交管部门建立起了交通事故伤员救援救治体系,确保急救部门在“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下,将交通事故伤者及时送至具备创伤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并在院内开辟了“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绿色通道”以及“道路救助基金救助绿色通道”。在伤员信息共享方面,与卫健、急救部门建立了24小时信息互通机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对接,及时掌握救护车调度、伤员救治去向及伤情变化等信息。同时,大力推行交通事故受害人无费用先行救治保障机制在医疗机构的实施,实现了伤员在救助基金救助保障下,可以在无需缴纳急救费用的情况下,先行得到手术抢救,也就是说,只要救助基金给医院发了垫付通知书,医院就会先行抢救,伤者就可以在黄金救治期内得到及时、全面的急救和治疗,让救助质量和效率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方监督保障公平公益团体延伸救助

道路救助基金已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医疗专家组成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推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全程介入,保障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并且,在全市推行“救助基金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和应用,实现事故办案信息、保险理赔信息、医疗急救信息、救助案件信息在网端汇集,依托系统功能,严格监督申请受理时限、案审质量,保障救助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道路救助基金始终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需求,通过与社会公益团体合作,将社会力量引入对受害人及其家庭的延伸救助中,帮助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目前,道路救助基金在管理上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到由政策找人;在救助上实现了由被动受理到主动帮扶;在模式上实现了由事后救助到全程介入,在本市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道路救助基金管理运行体系,谱写了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文/董振杰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