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首都双拥模范、首都最美志愿者、“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丰台好人特别榜上榜人物……但是老百姓的一句“有事儿,找天雷”,在他心里比任何荣誉都更有分量。
扎根社区,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者
“我怎样才能当好人民警察?”
作为复转军人的傅天雷,上班第一天就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问号。虽然玉林西里社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密度高,70岁以上老人占据了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社区里的刘师傅近90岁高龄,平日和老伴生活。但邻居反映刘师傅家中不时传出恶臭味,傅天雷和社区干部第一时间上门,一进屋,桌上地下,甚至厨房卧室都堆满了刘师傅捡来的废品,已经看不出屋里本来的面目。“知道您过日子节俭,可家里放这么多废品,不卫生,也不安全,对街坊邻居生活都有影响。我们帮您清走。”傅天雷劝说道。“不用你们,我自己清理。但是我年纪大了,得给我时间。”老人依旧执拗,不让别人碰他的东西。经过多番交谈,傅天雷逐渐理解老人的想法,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只能通过拾废品卖废品给自己找点事做,以此填补内心的孤独。15年的军旅生涯,让傅天雷磨炼出做任何事都锲而不舍的态度,最终在傅天雷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成功帮老人把家里的废品全部清理干净,这一坚持就是8年。
一心为民,他是平安社区共治共建的辛勤耕耘者
2019年,傅天雷又迎来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全市首批“穿警服副的书记”。玉林里社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高层多、基础设施老化,硬件安防设施不完备,一度出现盗窃非机动车案件多发的情况。傅天雷主动与社区党委对接汇报,向街道提出需求申请,加大物防、技防设施投入。
几年时间,社区从过去零散多个小物业到统一物业引进、从过去小范围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到现在的55组461个充电接口,还有小区3栋高层6部电梯的更新更换等等。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傅天雷发挥“穿警服的副书记”机制优势,协助社区党委参与基层自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打造平安宜居社区的生动体现。
社区硬件设施建成后,傅天雷又开始着手“软件”建设。他带领社区干部通过上门走访、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建立了社区居民“反诈微信群”,住户入群率达92%。但是建群的作用不仅仅是反诈宣传,只要居民在群中反映问题,无论大小,他都会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在傅天雷的组织协调下,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积极入群、联合响应,居民反映的很多诉求都快速得到了解决,“反诈微信群”变成了“有求必应群”。
凝聚微光,他是关爱帮扶传递温暖的爱心播种者
在社区工作的8年时间,傅天雷帮助了很多人,也收获了支持和鼓励。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依托社区党委倡导发起了“微光行动”志愿服务,组织走访慰问残疾人、困难老党员、鳏寡孤独等,汇聚社会各界爱心希望,传递温暖。在他的动员下,佑安医院、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都加入进来。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微光行动中,有21家单位成为了志愿服务的成员单位,还有来自23个国家的50多名国际留学生。
目前,“微光联盟”工作室已组织开展专题协商议事16次,公益法律咨询59次,慰问重点特殊人群109人,推选出“社区好邻居、最美志愿者、优秀楼门长、贴心物业管家”等10类标兵40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7件,为守护一方平安、确保社区稳定、促进邻里和谐,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社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也不是一下子都能解决掉,但需要有改变和进步。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如今,傅天雷依然满腔热情,坚定地走在建设自己心中理想社区的路上。
文/董振杰 图/北京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