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那十几分钟
可能是我这辈子经历过
最长的十几分钟”
谈起那天的经历
蓟州交警支队辅警
刘洪才感叹
“当时就一个想法
我得赶紧帮他
不能让他有事!”
“这可是下班晚高峰,这车怎么停这了?!”
11月4日傍晚,天津市蓟州区北环路与光明路交口,车流密集不断。公安蓟州分局交警支队城区大队的辅警刘洪才正在值勤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停在路中央不动了。
“当时以为是车坏了,这种情况我们值勤时遇到的比较多。”刘洪才和同事赶紧上前,敲了敲车窗,“怎么了,师傅?”

“我有点不好受……”车主摇下车窗,艰难地挤出这几个字后就说不出话了。
“这位司机看起来30多岁,当时我们看他情况不对,呼吸困难,手也在抽搐。”刘洪才回忆说,“他看起来情况很不好。我和同事商量了一下,立刻做出决定——同事留下继续值勤,我马上送人去医院。”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当刘洪才想把车主从驾驶位搀扶到后座时,才发现车主行动已经很费劲了。
“他站不住了!我当时就想,这可不行,得赶紧去医院!”
“晚高峰的交通路况可想而知!我心里有点起急,就怕时间耽误在路上。”好在刘洪才平时在城区值勤,对道路情况非常熟悉。
刘洪才脑子里迅速把去医院的几条路捋了一遍,规划出一条最短路线。同时,他通过电台与各个点位上的同事沟通,“当时这条路线上差不多有6个路口,有两个需要让同事帮忙变成绿灯。这时,要争分夺秒,又要与同事沟通,还要顾及安全,心里确实挺紧张。我也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稳一点,稳一点!”

在路上,刘洪才让车主给家人拨通电话,此时车主已经说不出话,刘洪才马上接过来,简单说明了情况,“我是蓟州交警,您的家人突发身体不适,现在我正送他去医院,咱们到蓟州区人民医院会合!”
……
终于,在刘洪才与各路口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这条平时晚高峰需要行驶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他只用了十二三分钟就开到了医院,节省了一半的时间。
到了医院,刘洪才把车主安置在护士站后,看到他情况有所缓解,已经可以自己走几步了,刘洪才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了一点。在向分诊台说明了病人的情况后,刘洪才帮他挂了号。
随后,家属也赶到了医院,刘洪才和他们做了交接后就立刻准备回到值勤岗位,身后的家属不断地说着:“感谢!感谢!”

“路上那十几分钟,哎呦,可能是我这辈子经历过最长的十几分钟……”谈起那天的经历,刘洪才感叹,“这种和时间赛跑的感觉,真不怎么样!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我得赶紧帮他,不能让他有事!”
“其实这就是件小事,每个人碰上都会这么做的。”刘洪才恢复了平静,“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群众排忧解难。”
事后,刘洪才只是按工作流程,与大队联系,汇报情况,并没有和同事、家人谈论这件事。要不是当时的监控和执法记录仪还原了现场,他可能就把这事一直放在心底了。

36岁的刘洪才做辅警五年多了,他平时就是个热心肠,自从当了辅警以后,便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别人早成了家常便饭。
比如两年多前,刘洪才在一次巡逻的时候,也遇到过突发情况。“当时大队电台里说有个孩子摔伤了。”刘洪才赶到出事地点,看到孩子可能胳膊骨折了。他马上带着一家三口到了医院,并把孩子送到急诊医生那里安顿好之后,他才离开。
大概半个多月后,小朋友和家人给自己送了锦旗。那一刻,刘洪才觉得,“助人”的确可以“为乐”!“小朋友恢复得特别好,我也很高兴,觉得挺自豪的!”
每天在工作中
遇到群众的各种问题
每每帮助到别人
刘洪才都觉得很欣慰:
“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解决他们的困难
这也是我做辅警的初衷
可能都是一些小事
但是只要帮助到他们
我就挺高兴的
也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