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从贫穷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田园小镇,河北阜城的法治建设秘诀在这里!
时间:2020-11-13 14:32来源:河北长安网责任编辑:陈叶军

衡水市阜城县建阳村宪法公园中的宪法墙。朱鹏涛 摄

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担任法律顾问两年多,律师周连上如今颇感“无奈”:入村普法宣传已成常态,村务法制审查运行良好,除此以外,村里没有诉讼案件要打,没有纠纷要调解,明显感觉自己越来越“闲”了。

让周连上变“闲”的是法治乡村建设。近年来,阜城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造普法宣传阵地,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法治元素扮靓美丽乡村,农村法治氛围进一步浓厚,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村民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攀升……近日,记者走进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和建桥乡建阳村,采访体验法治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打造阵地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村落绿树成荫,民居整齐有致,池塘碧波荡漾,廊亭景观优美……站在冯塔头村中高地塔头山顶俯瞰全村,一渠清水环抱村庄,白墙黛瓦尽显柔美,一派静谧和谐的田园美景。

“塘水清了、堤岸绿了、环境美了,乡亲们都爱笑了,日子也美了!”提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冯塔头村党支部书记冯国跃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冯塔头村脱胎换骨,从一个贫穷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田园小镇。

1605237747979075.jpg

冯塔头村法治文化长廊。

记者注意到,在冯塔头村优美的人居环境中,法治元素是一抹最靓的颜色。“你看这宣传栏,经常看看可以学到不少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法律知识。”75岁的村民许汉文指着村中心广场对面的法治宣传栏说。

街道两旁的法治宣传栏里,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500多米长的法治文化长廊里,诸多法律条文以知识问答、案例介绍、历史典故、法治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广场游园内处处可见简洁明快的法治宣传标语……

走在冯塔头村中,一股浓厚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潜移默化间增强着村民的法治观念。不时有路过的村民停下脚步仔细阅读,还有大人向孩子指点讲解。

“村里搭建起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宣传内容涉及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都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大伙儿空闲的时候都爱边看边学边交流。”冯国跃说。

1605236644961696.png

建阳村法治广场。

法治游园、宪法公园、法治文化广场……在阜城县建桥乡建阳村,诸多法治景观处处可见。“我们在宪法公园等处设置了普法小谜语等趣味项目,让村民休闲娱乐时也能够快乐学法。”建阳村党支部书记杨超介绍说。

“多学习,守法纪,坏行为,要抛弃……”在建阳村主街道的法治文化墙上,写着村里原创的《普法三字经》,旁边是村规民约。

1605236705145047.jpg

建阳村普法三字经。

司法部驻建阳村第一书记李宗波介绍说,2018年年底,村两委召集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集体起草村规民约,阜城县司法局等部门指导,此后多方讨论、几易其稿,内容从宏观逐渐细化,涵盖了村民权利义务、村务管理、社会秩序等,结合本村实际,贴近村民生活。

“《普法三字经》和村规民约的起草创作彰显了建阳村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和法治精神,现在全村小学生都能诵读《普法三字经》,村规民约深入人心,村里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李宗波说。

春风化雨 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近日,自然资源部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看到这一消息后,周连上马上整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冯塔头村村民准备了一堂农村宅基地主题法律知识课。周连上走进村委会办公室还没坐热乎,看到他的村民已经呼朋唤友、三五成群自觉来到会议室。

对于村民的学法热情,经常来冯塔头村讲课的阜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赵杰深有感触。“前几年村民忙着手上的活儿,顾不上来听法治课,大喇叭喊效果也不好。经过法治文化熏陶,尤其是大家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着实离不开法律,学法的积极性逐渐增强,现在开课根本不用喊,大家听说后都主动来听课。”赵杰说。(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宵鹏 )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