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派出所所长获全国表彰!这场颁奖仪式不一般!
时间:2025-10-30 11:08来源:山西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太行山大峡谷的“守山人”—对话“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申飞飞

申飞飞,现任山西省壶关县公安局大峡谷派出所所长。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太行山区,先后在鹅屋派出所、大峡谷派出所工作。17年间,申飞飞走遍辖区18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累计办理户籍业务2万余次,上门送证2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500余起,牵头创新建立“四包五调”及“四新防范、四老调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扎实工作赢得辖区群众认可,先后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秋意渐浓,太行山大峡谷层林尽染,八泉峡景区游客络绎不绝。10月10日10时许,山西省壶关县公安局大峡谷派出所院内,几名民警辅警正忙着整理救援装备;刚结束晨间巡逻的申飞飞,额角带着薄汗,警服上的党员徽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上午9点到10点是游客集中排队进景区的时段,极易引发矛盾纠纷、打架斗殴等问题。”申飞飞快步走进办公室。话音未落,手机铃声响起,他接起电话,语气干脆:“好,我马上到!”这是辖区群众最熟悉的声音。申飞飞的办公室里,墙上最显眼处挂着一幅辖区地图,上面用红笔圈满密密麻麻的圆点。“每个圆点代表一个自然村或景点,同时标注着需要重点关注的老人、儿童住址,以及易发生险情的路段。”申飞飞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标记,眼神渐远:“在山上待了17年,这里的每一道山梁我都熟。”

扎根:十七年坚守太行山“我的微信名‘守山人’这么多年一直没改守山守的是一方平安,更是老百姓的信任”

记者:刚才在八泉峡景区,听到您给游客指路时嗓子已经有些沙哑,这是您的工作常态吗?

申飞飞:早就习惯了。大峡谷镇有长治市唯一的5A级景区八泉峡,还有红豆峡、青龙峡等4A级景区,每年接待国内游客约300万人次、外籍游客30万人次,节假日峰值时单日游客量就达数万。所里人手紧张,我们既要维护景区秩序、服务辖区百姓,还要处理游客求助,一天接50多个电话是常事,经常忙得顾不上喝水,嗓子自然容易沙哑。我的微信名“守山人”这么多年一直没改,守山守的是一方平安,更是老百姓的信任。


申飞飞在太行之巅。

记者:您2008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鹅屋派出所,成为“守山人”。刚参加工作时,您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申飞飞:刚开始确实觉得很艰苦。记得报到那天,我坐了4个多小时公共汽车,走的全是盘山乱石路,一路颠簸。当时的派出所就设在乡政府院子里,没有专门办公场所,我和所长同住一间又暗又潮的宿舍,取暖全靠一个小煤炉,晚上睡觉都能听到老鼠跑的声音。那年腊月二十三,我们宿舍还发生了煤气中毒事故。后来,4位战友相继调离,所里就剩我和所长两个人。那会儿心里特别复杂——警校毕业时总想着办大案要案,没想到日常面对的全是办户口、调纠纷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像鞭子一样抽在心上,我确实动过调走的念头。

记者:那是什么让您最终留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17年?

申飞飞:是一位背着红薯的大叔。大概是2009年冬天,鹅屋乡黄崖底村一位大叔来办户口——他长期在外,没有户口就办不了低保。进门后,他放下一塑料袋红薯,说感谢我之前帮他哥办了户口,也希望我能帮他办。后来我才知道,他天不亮就出门,背着红薯走了6个小时山路。而且我了解到,不少村民来派出所办事,都是天刚亮就步行出发,到所里时基本已是中午。那袋红薯冻得硬邦邦的,却让我心里又烫又慌。我当时就想:我做的实在太少了。他们来不了,咱就主动上门!

记者:从那以后您就开始上门服务了?当时条件那么艰苦,交通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申飞飞:对。那会儿鹅屋乡很多老年人因为交通不便,没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这直接影响了新农合、新农保的办理。于是我就骑着所里的摩托车,有时租村民的摩托车,实在没路就步行去村里——带上相机、背景板,上门为村民拍照采集信息、办理户口,把户籍室搬到了乡亲们的炕头。仅在鹅屋村,我就亲手为100多位留守老人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辖区最远的自然村,来回要走8个小时,我也都走遍了。


申飞飞走访帮扶辖区群众。

记者:这么多上门服务经历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

申飞飞:印象深的太多了,但赵某香那个姑娘的事我记得很深。2012年夏天,她父亲来求助,说孩子要中考了,没户口就报不了名,想办户口却找不到充足材料。我当时特别着急——中考不等人啊!于是我跑遍了县公安局户政科、村委会、学校,最后协调到免费的DNA亲子鉴定,终于在中考前为赵某香补录了户口。那天,我骑摩托车冒雨赶了30公里山路,把户口簿送到她家时,孩子哭着给我鞠了一躬。后来孩子考上了师范学校,现在成了一名老师。


申飞飞走访辖区群众。

使命:砥砺初心再奋进“党员徽章不是装饰品,而是危难时刻的‘定心丸’”

记者:2022年您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申飞飞: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没想到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从北京回来那天,乡亲们早就等在派出所门口,手里拿着红花、鸡蛋,一下子把我围在中间,那种热闹和温暖,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记者:听说乡亲们还专门给您办了个特别的颁奖仪式?

申飞飞:是啊。他们非要把奖章拿出来,轮流给我戴了一遍,还说:“这个奖章虽然是国家给的,但我们也想给你戴一下。国家满意,我们老百姓更满意!”这句话比任何荣誉都让我感动。其实我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申飞飞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后,辖区群众给申飞飞办了个特别的颁奖仪式。

记者:前不久您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礼活动,现场感受如何?

申飞飞:接到观礼通知时,我既紧张又兴奋——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偏远山区民警的肯定,这份荣耀我会记一辈子。在观礼现场,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那种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现场每一位中国人都特别激动。看着整齐的方阵走过天安门,我突然想到:虽然没有硝烟战争,但守护一方安宁的“战场”就在我们身边。太行山区的乡亲们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游客能开开心心游玩,这就是我们民警的“战场”——必须靠奋斗坚守初心,用实干完成使命,让太行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2025年9月3日,申飞飞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礼活动。

记者:这些年的工作中,有没有特别触动您的经历?

申飞飞:现在鹅屋警务室(原鹅屋派出所)的墙上还贴着一封感谢信,是河南退休教师裴宗昌写的。2021年7月11日中午,黄崖底村突发特大暴雨,引发多处山洪,20多名河南游客被困。接到报警后,我赶紧和同事赶赴现场。山高坡陡、水流湍急,车辆在洪水中不时被冲向路边,人下车后根本站不稳。为了尽快救出被困人员,我们扶着栏杆、绕着小路,手拉手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跋涉。找到60多岁的裴宗昌时,他说:“看见你们胸前的党徽,我心里就踏实了。”那一刻我明白:党员徽章不是装饰品,而是危难时刻的“定心丸”。那天我们把游客一个个护送到山顶安全地带,回到所里时天已经亮了——浑身都是泥垢,脚也磨破了,但心里特别踏实。我当时就想:作为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群众有需要时,我们凭啥不上?

新程:创新实践旅游警务“小事办不好就会出大事这是我在基层工作中总结的经验”

记者:2023年年底您调到大峡谷派出所任所长,从山区警务转向旅游警务,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申飞飞:最大的挑战是警情种类的明显变化。鹅屋是“熟人社会”,家家户户我都熟悉,矛盾纠纷类型单一,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大峡谷是“流动社会”,景区多、游客多,每天要面对几万名陌生游客,纠纷类型也变了——民宿收费争议、施工占地纠纷以及野外救援等成了高频问题。壶关县总共有400余家酒店民宿,大峡谷就占了300多家。每到旅游旺季,派出所全员上岗,日均接警量约30起,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因为人手不足,我牵头成立了“太行创安协会”,把旅店老板、商铺业主这些力量组织起来,组建了100多人的“太行义警”队伍,壮大治安防控力量。我们还开展岗前培训,教他们调解技巧、急救知识,给每个人配备红袖章和对讲机。现在效果很明显:义警在景区巡逻时发现纠纷,当场就能调解,去年一年就成功调解180余起,相当于帮我们分担了一半的工作量。有次深夜,12名游客在青龙峡迷路,义警先到现场安抚游客情绪,我们赶到后一起开展救援,很快就把人安全救了出来。


申飞飞和同事们携带救援装备前往救援现场。

记者:除了“太行义警”,您还总结出了哪些治理经验?

申飞飞:我还结合辖区特点,发挥“治保会”作用,推出“乡村+旅游”“特行+特色”治理模式,把乡村治理和旅游安全紧密结合。比如,我们和村委会合作,在每个自然村设立治安联络员,确保游客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人。我们推动镇政府对民宿、酒店等“特种行业场所”试行星级评定制度——治安好、服务优的挂五星,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去年我们还在八泉峡景区设立旅游警务站,提供户政业务办理、纠纷调解、应急救助“一站式”服务,游客丢了身份证当场能开证明,特别方便。小事办不好就会出大事,这是我在基层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前不久,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大峡谷段施工遇阻,当地村民受个别人员煽动,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阻拦施工,县里多次沟通都没结果。我们派出所主动对接镇政府,通过入户走访充分了解群众诉求,掌握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最终同意“先挂网保护再施工”,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群众增修道路连接线,帮山庄农户发展民宿产业。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户,我们也及时提供帮扶。群众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不少人说:“派出所是真为咱百姓着想,你们是人民的好警察、好干部。”


申飞飞给“太行义警”队员传授调解知识。

记者:您未来有什么打算?还会继续做“守山人”吗?

申飞飞:我生在太行、长在太行,这辈子就跟这山“杠”上了。下一步,我会继续把旅游警务做细做实,计划在景区再建几个智慧警务站,用科技手段守护景区平安。只要群众需要,我永远是那个说“好,我马上到”的申飞飞。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