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暖心惠警丨风起草原向北京
时间:2025-07-24 15:05来源:内蒙古边检平安正北方责任编辑: 李鸽

2025年7月16日凌晨,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当第一缕晨光刺破苍穹,300双来自内蒙古八千里边关的眼睛,紧紧追随着国旗护卫队铿锵的脚步。“爸爸说,他站岗时也能看到国旗升起,也是这样升起吗?”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的警娃琪琪格,声音轻得像拂过草尖的风。话音未落,雄壮的国歌划破长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喷薄的朝阳冉冉升起!

图片

这一刻,内蒙古边检总站精心策划组织的“国门家国·警娃成长记”2025戍边民警子女夏令营,在共和国的心脏庄严启幕。草原的风与首都的晨光在此刻交汇,孩子们心中关于“父亲为何坚守远方”的朦胧疑问,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找到最深沉、最滚烫的答案。



从草原到北京

“模糊的爸爸”遇见“具象的中国”

在居庸关长城之巅,呼伦贝尔警娃巴特尔极目远眺,巨龙般的城墙在群山间奔腾。“看!这多像爸爸常讲他们骑马巡逻的那条边境线!”稚嫩的呼喊在山谷回荡,古老军事防御工事与现代戍边职责,在孩子的认知里奇妙重叠。北京,这座凝聚着中华精魂与现代气象的都市,以其厚重的历史与跃动的活力,悄然为草原警娃推开了一扇理解父辈的窗。

图片

七天行程,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点位,都在孩子们心中撞击出回响: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10岁警娃琪琪格踮着脚尖,小手轻抚冰凉的浮雕:“爸爸电话里说,边关的风像石头一样硬,原来,英雄的脸,也是硬的。”这触感,瞬间连接了父亲描述的严寒与眼前的钢铁意志。

图片

图片

在中国工运史展馆的荧荧史料光芒中,北京科学中心奇幻的未来图景前,置身其间,孩子们的眼睛亮了又亮。“爸爸守的边关那么远、那么冷,就是为了让这里的‘神奇’和‘故事’能一直安全地存在下去吗?”一个孩子的问题,道出了此行最深刻的领悟。“正是!你们父辈日复一日坚守的边境线,就是守护眼前这万家灯火、科技腾飞的坚实根基!”讲解员的话语铿锵有力。此刻,草原的广袤与都市的律动激烈碰撞,抽象的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变得可触可感。

图片

从北京悟坚守

传承的种子破土萌发

这场跨越山河的“见悟之旅”,如无声的春雨,滋养着幼小的心灵,催生出超越年龄的感悟与庄严的承诺。

图片

一封自北京寄往阿拉善边关的信笺,让阿拉善戍边民警牛鑫瞬间红了眼眶。10岁儿子牛沐青在信纸上一笔一画,字迹稚嫩却力透纸背:“老师讲,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爸爸,你和叔叔阿姨们,就是咱们阿拉善的‘脊梁’吧?故宫的墙很高,但我知道,界碑旁更需要人站着。等我长大,我也要去!”这朴素的文字,是此行最珍贵的“老北京特产”。

图片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声讲述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敌人那么凶,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不怕牺牲?”一个孩子望着红军过草地的场景,不解地问。“为了我们今天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为了后代能看到更强大的中国,”讲解员轻声回答,“就像你们的父辈,在遥远的边疆默默坚守,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历史的烽烟与现实的守护,在此刻血脉相连。

图片

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在耳畔轰鸣。孩子们凝神静听,习近平总书记那句“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的谆谆嘱托,沉甸甸地烙印在心坎上。

图片

父辈那身“藏青蓝”的身影,在孩子们心里巍然矗立。离开时,许多小拳头不自觉地悄悄攥紧,无声的誓言在血脉中奔涌:这身象征着责任与荣光的警服,未来由我接棒!

暖意盈满边关

组织的关爱是戍边人最坚实的后盾

戍边人最深切的渴望,是孩子的成长与理解;而组织最精准的关怀,也正抵达于此。

“这次夏令营,是组织替我们这些‘缺席’的父母,给孩子补上了一堂‘家国课’呀!”一位在锡林郭勒戍边多年的民警,看着随行保障民警发来的孩子在北京的笑脸视频,声音几度哽咽。

图片

警娃们眼中闪耀的理解之光与心中萌发的志向之芽,其源头活水,正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心系边关冷暖”的拳拳之心与内蒙古边检总站“暖心惠警”工程的坚实土壤。

这场夏令营绝非个例,它是移民局党组和总站党委暖心惠警工程中最温情的一环。多年来,局党组始终将边关冷暖放在心尖,总站党委坚决贯彻,打出了一套惠警“组合拳”:

图片

从看病就医到子女入学,从跨区域协作医疗到“团圆计划”,件件实事落地,打通惠警“最后一公里”;子女教育优待持续发力,偏远艰苦地区生活保障不断升级,暖胃更暖心……

图片

“这次夏令营不仅焐热了孩子们的心,让他们真正懂得了父辈的坚守,更焐稳、焐实了我们戍边人的心!守在这里,我们无比清楚,身后有组织这座最坚强的靠山!”全程参与医疗保障的民警金珠道出了广大戍边民警的共同心声。正是国家移民管理局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这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重要论述精神的生动实践,凝聚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铜墙铁壁”的磅礴伟力与不竭源泉。

图片

返程的列车载着草原警娃驶向八千里北疆。行囊里,除了“北京故事”,更装着沉甸甸的领悟:

“原来,爸爸在界碑旁仰望的国旗,和我今天在天安门看到的,是同一面!它在爸爸心里,也在我心里。”

图片

“戈壁滩的风沙吹不到长安街,但爸爸和叔叔阿姨们守在那里,天安门广场的灯,就能永远这样明亮、安宁。”

从边关到北京,从北京回望边关,这趟“国门家国”之旅,在300颗心灵刻下庄严互证:忠诚,就在父辈巡边的风霜足迹里;奉献,只为守护眼前这万家璀璨。

图片

如今,忠诚与担当的种子已在北疆沃土悄然生根。当孩子们读懂“缺席”背后的守护,当“长大后我就成为你”的誓言悄然萌发,祖国的未来边疆,必将挺立起懂坚守、勇担当的新一代戍边卫士!草原的风,终将吹过他们守护的界碑;北疆的心跳,将在新一代的脉动中更加铿锵有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