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因其独特的温度与效能,成为了群众口口相传的“市民会客厅”。这里打破了办事窗口与群众之间的隔阂,用专业与真诚构建起警民互信的桥梁,以智慧服务、暖心互动和文化浸润,共同培植出为民服务的“三色花”,展现了新时代政务服务的新风貌。
智慧蓝:
科技赋能,重塑服务新体验
“以前请假办事,时间总赶不上,现在随时都能办,太省心了!”在龙潭区某化工企业工作的甘女士,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取出新办的驾驶证后,由衷发出感叹,还特意发朋友圈点赞。这抹鲜明的“科技蓝”,成为公安窗口为民解忧的第一重保障。

即便在东北严寒的冬日,龙潭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自助服务区依然温暖如春、设备洁净。自助身份证取证机、出入境证照取证机如同永不下班的“贴心管家”,实现新办证件随到随取;自助身份证受理照相机引导市民从容完成拍摄;功能完善的自助箱系统,则为企业主或员工提供“存放—沟通—领取”的一站式服务,流程简便、时间自由。尤为可贵的是,操作提示周到详尽,即便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节假日里,这里常常比工作日更显热闹,科技的力量成功打破了政务服务的时间壁垒,真正实现“服务不打烊”。有网络博主专门录制在此办理业务的视频并上传平台,吸引更多群众前来体验智慧公安的便捷,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于民。
暖心橙:
人文关怀,传递城市温度
如果说智能设备是“硬实力”,那么窗口民警的优质服务便是无可替代的“软环境”。
面对络绎不绝的办事群众,这里始终秩序井然。秘诀何在?在于每一位民警脸上温和的笑容和那份“将心比心”的真情。“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一句简单的问候,瞬间拉近了距离。即便面对不属于公安业务的咨询,窗口民警也绝不会简单地说“不知道”。“您别急,这个事情应该归某某部门管,我帮您问问他们的电话和具体位置。”这样主动的引导和帮助,让群众倍感温暖。在这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警爱民,民爱警”的良性互动。

周末休息日,昌邑经开区企业一名员工通过自助区墙上的提示电话找到龙潭公安窗口民警,由于本人面貌变化较大,因此自助受理身份证机无法通过人像比对,需要到窗口线下办理到期换领身份证业务,但因为单位工作日不能请假,只能下班后和节假日办理身份证,窗口民警立即答应等他下班后6点半来窗口为他照相采集指纹办理身份证,等办完身份证这位憨厚的老百姓用最普实的话语表达了他对龙潭公安窗口民警深深的谢意!
日复一日,龙潭政务大厅公安窗口的民警们,以专业素养和温暖态度,不仅守护着办事秩序,更守护着每一位群众的心情,营造出如橙色暖阳般和谐融洽的服务氛围。
文化金:
价值引领,升华服务内涵
在排队等候的间隙,不少群众会被一旁的公安文化墙吸引。从古老的户籍竹简到现代的电子档案,中国户籍制度的千年变迁脉络清晰可见。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科普,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一位带孩子前来办事的家长感慨:“了解户籍制度的演变,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坚实步伐,作为中国人,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此外,走廊与窗口处那些精心设计的文明提示,如“保持安静是对他人的尊重”“微笑你我他,文明靠大家”等,如涓涓细流,于无声处滋润文明新风。它们引导人们遵守秩序、传递关爱,将公共服务空间转化为弘扬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科技蓝的便捷、暖心橙的温情、文化金的底蕴,共同勾勒出龙潭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的为民图景。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民警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每一次赞许,都是警民情深、和谐交融的生动写照。这方小窗口,不仅高效办妥群众的事,更温暖了群众的心,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展现社会治理温度的一把鲜明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