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鹤乡,文脉绵深。在黑龙江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齐齐哈尔(又称鹤城),非遗司法保护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法治篇章。这座拥有“国际烤肉美食之都”称号的北疆重镇,以司法智慧破解非遗“保护难、传承难、发展难”困局,为齐齐哈尔烤肉、北大仓传统酿制技艺、富裕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达斡尔族木库莲、抹黑习俗等21项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构筑起立体化法治屏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法院创新“非遗保护+多元解纷”机制,为非遗传承注入法治力量。
破解烤肉产业知识产权困局
“齐齐哈尔烤肉”如今已从一道地方风味升华为城市金名片,齐齐哈尔烤肉全产业链规模已于2022年崛起成为200亿元的富民支柱产业。这缕穿越万年时光的烟火,自新石器时代便在北疆大地点燃——蒙古族纵马草原的豪迈、达斡尔族渔猎山林的智慧、鄂温克驯鹿民族的灵性、鄂伦春桦皮文化的质朴,都在炙烤技艺中交融出独特风味。
如今在这座“国际烤肉美食之都”,3000余家登记在册的烧烤餐饮企业星罗棋布,每当夜幕降临,滋滋作响的烤盘便化作跃动的城市心跳。然而,随着齐齐哈尔烤肉行业的从业者将“齐齐哈尔烤肉”文化传播到全国,涉烤肉商标侵权等相关案件也在与日俱增。
为进一步加强齐齐哈尔烤肉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擦亮“国际烤肉美食之都”城市名片,2024年,齐齐哈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联共同成立鹤城烤肉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联合出台《关于共同推进齐齐哈尔烤肉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七方面十项内容,全面完善了行政执法和司法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合力构建鹤城烤肉品牌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当非遗技艺遇见现代法治,当炭火香气融合司法智慧,“齐齐哈尔烤肉”这块金字招牌,正在司法护航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为全国传统美食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鹤城方案”。
全链条守护百年酿酒技艺
齐齐哈尔酿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云集北大仓、富裕老窖等知名酒类品牌,其中,北大仓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逾百年,以“四高一长”工艺闻名,是东北高寒地区酱香型白酒酿造的活态标本,于2009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2019年至2020年初,有一批假冒的富裕老窖白酒在市场销售,经查,被告人贺某某作为富裕老窖酒业经销商,通过网络联系到被告人李某某,先后向其定制购买印有“富裕老窖”字样、“桂花”图标的白酒酒瓶、包装物、瓶盖、白酒挂签等系列白酒包装物共计4000套,并购买用于密封包装白酒的灌装机和压盖机,再将购买的散装白酒灌入刻有“富裕老窖”字样的酒瓶,进行密封包装,假冒富裕老窖35度、38度光瓶系列白酒对外销售。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法检联动全环节研判和全链条梳理,以个案研判为立足点、以取证固证为结合点,形成知识产权穿透式打击机制,震慑侵害企业知识产权犯罪,传递“严打击、强保护”的信号,有效保障了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形成多方协作激活保护合力,2023年,齐齐哈尔市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成立“齐齐哈尔市酒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签署《酒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框架协议》,并发布首批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6例。
在联盟框架下,法院牵头召开酒业知识产权座谈会,企业代表直言:“过去担心秘方泄露不敢扩张,现在有联盟‘护航’,我们开门店更有底气了。”
激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作为达斡尔族聚居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达斡尔族鲁日格勒歌舞、乌钦、罕伯岱民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梅里斯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通过创新普法宣传、强化法律保障、深化部门协作等方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法治力量,助力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达斡尔族抹黑节仅有少数老人能完整讲述仪式流程,年轻人连‘抹黑’寓意都说不清。”梅里斯区法院法官在调研中深感忧虑。抹黑习俗是达斡尔族祈求丰收、消灾祈福的古老仪式,其歌谣、舞蹈、祭祀程序构成独特文化体系,2021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面对传承断代危机,法院创新“非遗保护+多元解纷”机制,梅里斯法院将普法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深度融合。如在达斡尔族“抹黑节”等非遗活动中,法官深入梅里斯剧场等民俗活动现场,通过发放普法手册、讲解民法典、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向各族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活动秩序维护等法律知识。德婧作为达斡尔族法官代表,多次通过真实案例解析,让群众理解法律对传统技艺保护的重要性。
从北大仓、富裕老窖等酿酒技艺的传承,到达斡尔村寨的民俗传承新生,再到烤肉产业的产权保护升级,齐齐哈尔法院以司法智慧破解非遗保护“失传、失管、失序”难题。通过司法建议推动制度完善、多元解纷激活文化自觉、严惩侵权规范产业发展,这座北国名城正以法治之笔,续写非遗保护的“鹤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