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法意常新。翻开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这本“法官日记”,时光仿佛被装订成一卷卷鲜活的法治图鉴,当法律文书与人间烟火在日记本中相遇,每一页翻动都在讲述法治的温度,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以司法为民为针脚,以创新调解为丝线,在四季流转中编织着万家灯火的和谐图景。
【法官日记】住户泼水损邻舍 司法纾困护安居——妥善化解特殊群体致损纠纷
楼上漏水无人管 住户社区要“说法”
案情简介:张大娘到所居住社区反映楼上王某家漏水,家中卧室墙体被侵蚀、家具和衣柜受到损坏,已经影响到生活。联系楼上住户王某,却始终不开门,也没有联系电话,实在没办法了,张大娘到社区要求社区协商解决,必须让王某给个“说法”,不然的话就在社区不走了。社区主任见此情形马上联系驻社区法官寻求法院的帮助。
法院调解实纪:驻社区法官接到电话后,马上到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后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楼上王某家敲门,但无人应答,随即与辖区民警联系,找到了王某姑姑的联系方式。经过与身在外地的王某姑姑沟通了解到,王某从小父母均已去世,一直由姑姑照顾抚养,现独自生活。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对王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现在的王某有自闭的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沟通,于是法官联合网格员和民警再次共同到王某家敲门,在民警的劝说下王某终于将门打开,通过耐心地与王某交流,了解到王某因之前与人有过口角,就总是有幻觉有人在他身边吵架,所以王某就往地上泼水想“驱赶争吵声音”。法官为了安抚王某,解除其心理上的障碍,就与民警共同上演了一场“依法逮捕吵架人”的戏码,让王某感觉到安全,不再往地上泼水。
法院调解结果:法官将王某的情况告知王某姑姑,同时对张大娘做了劝导工作,劝慰其邻居之间的难处要相互谅解,王某的姑姑也代表王某给张大娘诚心地道歉,并承诺王某不会再有类似的行为,张大娘在知晓了王某的特殊情况后,给予了谅解,看到王某的处境,也决定放弃赔偿。
法官后记: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驻社区法官联手网格员、民警,站在维系邻里和谐、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从中调和,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百姓身边绽放“新枫景”。
【法官日记】司法温度解心结 柔性调解安晚年——成功调解涉老离婚财产纠纷
重组家庭二十载 晚年病痛生嫌隙
案情简介:张大爷与李大娘是一对再婚夫妻。2003年,双方各带着与前配偶生育的女儿重组家庭。二十多年来,两人共同积攒下25万元存款(由李大娘保管)及一套婚后购置的房产。2020年后,张大爷因糖尿病多次住院,李大娘因确诊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双方经常因医疗费用分摊问题闹矛盾。2025年,张大爷以“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要求平分存款及房产。诉讼中,李大娘称25万元存款已用于两人医疗支出花完了,却无法提供完整消费凭证,张大爷质疑女方恶意转移财产,矛盾一度白热化。
法院调解实纪:张大爷申请诉中财产保全,经法院查询,李大娘已将25万元存款取出,张大爷得知结果后非常不满导致情绪激动。办案法官考虑到张大爷年事已高,找到李大娘及其女儿做工作,告知法院可以一纸宣判,从法律层面讲案件就结束了,但是从情与理,难解双方二十多年的相互扶持、感情付出,并且双方身体欠恙,无论是法理还是情理李大娘都应当将双方财产平分,张大爷也考虑到李大娘在婚姻中的付出同意调解。
法院调解结果:最终在法院的多次沟通下,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存款25万元进行离婚财产分割,婚后的房屋归于李大娘所有。李大娘的女儿及女婿带着分割给张大爷的现金,与张大爷及其女儿到法院进行清点交割,法官及助理则带着点钞机在南山区人民法院调解室与双方开展“清点行动”。
法官后记:婚姻契约可以解除,但二十载相濡以沫的情分不应被数字切割。本案用司法智慧守护的不仅是财产权益,更是老年人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法官日记】噪声止于法 睦邻始于和——以先行调解破解“楼上楼下”相邻纠纷
楼上“熊孩子”咚咚地跑 楼下“倔老头”咣咣地敲
案情简介:九州新城两户居民因噪声困扰产生矛盾,楼下住户王大爷反映楼上小孩跑跳、拖拽椅子的噪音持续不断,致其无法正常休息,而楼上住户认为自己及孩子每日进出很克制,反倒是王大爷总是敲楼板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干扰了附近邻居。双方因此引发矛盾纠纷,经过社区几次入户调解,矛盾仍没有得到解决,邻里关系一直处于“冰点”,于是社区工作人员向“驻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寻求帮助。
法院调解实纪:法官将双方请到社区法官工作室,耐心听取当事人讲述矛盾纠纷事件原委及各自的想法,并再次实地入户调解。法官挎着装有软尺、分贝仪、执法记录仪的“调解百宝箱”踏入涉事房屋。经过实地勘察和现场演示,由于楼上住户家地板起鼓且未铺设隔音垫,导致孩子奔跑时楼上楼下分贝同时超标,在楼下王大爷卧室天花板上也留下了拐杖敲击的痕迹。法官边向大家展示分贝仪数值边说“咱们既要保障儿童成长空间,也要守护老人的休息权”。在“铁证”面前和法官的耐心劝导下,矛盾双方情绪逐步平和,各自做出让步,楼上住户答应尽量让孩子不在休息时间打闹、玩耍,并同意使用软垫等方式防止噪音。王大爷也保证不以拿拐杖敲楼板“以恶制恶”的方式影响邻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和解。
法官后记:化解噪音纠纷就像拆解九连环,既要解开物理空间的声波纠缠,更要解开心理空间的情感死结。有时候,比判决书更有力量的,是那把丈量人心的软尺。
寒来暑往,司法为民的初心始终温热,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用365天的坚守,让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成为法治信仰的种子,在当事人心中生根发芽。那些穿梭在街道社区的调解故事,正汇聚成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篇章,这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生动诠释,也必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绽放出绚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