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的响应速度太快了,在这里游玩很安心。”近日,游客徐先生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堡镇的丁坝夜市游玩时,孩子不慎走失。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织民警辅警调取视频图像、走访夜市商户。仅10分钟,孩子便被安全送回徐先生身边,徐先生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7月以来,上海市崇明区夜生活节火热启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崇明分局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推出夜市警务,在巡逻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疏导交通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护航夜经济发展。
打造智能预警系统
“大堤三号区域人流量大,需要及时疏导。”8月15日,在崇明分局堡镇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黄思华依托智能预警系统开展线上巡查时,发现该区域人流量较大,存在安全隐患,迅速联系附近巡逻警力前往处置。巡逻民警3分钟后抵达现场,采取分段引流、广播提示等措施,及时疏导人流。
崇明分局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科技赋能,全面整合视频图像、110接警台等数据资源,打造智能预警系统,确保信息一键传达、警情秒级响应,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智能预警系统分析显示,每周五、六20时至22时为崇明分局辖区夜市警情高发时段。崇明分局科学调整警力部署,增加警情高发区域、时段的巡逻密度和频次,全面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辖区夜市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
优化纠纷调解机制
“大家先别激动,各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近日,堡镇某烧烤摊前,店主与游客因消费问题争执不下。接到报警后,堡镇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第一时间隔开双方、控制事态,随后核实消费记录,厘清事实脉络,开展调解工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一场纠纷化于无形。
针对夜市纠纷警情增多的实际情况,崇明分局推动各派出所建立“1+3+N”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即设立1个临时调解室,将夜市划分为3个责任区,与N个商户签订治安责任书,形成网格巡防、就近调解、快速处置的工作格局,实现纠纷就地调处、矛盾不出夜市的目标。
同时,崇明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全力维护夜市经营秩序。崇明分局还在夜市设立便民服务点,为游客提供紧急救助、寻人寻物等服务。
畅通出行“快车道”
“民警有序疏导车流,路边设置的指示标志和导览图一目了然,开车来这里玩很方便。”8月18日,在崇明分局执勤民警的引导下,自驾游客张先生顺利驶入堡镇夜市停车场。
针对夜经济带来的交通压力,崇明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全面分析车流量规律,制定交通优化方案;实施潮汐式管理模式,开设临时停车场,增设临时停车位200余个,大幅提升停车位利用率;定期组织辖区外卖骑手开展交通安全培训,签订文明骑行承诺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在停车场、夜市出入口等位置设置交通指挥岗,全力指挥疏导交通,实现车辆有序分流,切实减轻交通压力。8月以来,崇明区夜市周边通行效率提升30%,交通事故数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