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方便,破案快,助企服务站就在我们企业的家门口,服务超赞!”近日,浙江省嵊州市某上市机电公司负责人来到三界高新企业社区“富乐同心”警务室赠送锦旗,感谢三界派出所民警快速侦破一起改变称重方式盗窃企业产品的案件,为企业挽回损失。
这面锦旗正是嵊州公安深化企业社区警务改革护航企业发展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嵊州市公安局抢抓浙江省公安厅“安企共富”县级试点单位机遇,创新打造“企服驿站+社区警务”融合模式,通过组织架构的“深度融合”、服务场景的“精准增值”、治理体系的“多元共治”,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侧协同”织就护企“一张网”
“过去企业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助企服务站能‘一站式’解决。”在弗迪企业社区“富乐同心”警务室,刚办完涉外法律咨询的某外贸企业负责人感慨。
“富乐同心”警务室
这种“一站集成”的服务矩阵,源于嵊州公安构建的“党建统领、多侧协同”组织架构——一方面通过企业社区临时党支部统筹政法、行政、行业力量,实现“一区一民警N辅警”的网格化管理;另一方面引入行业协会、平安组织、专业律师等社会资源,形成“常驻、轮驻、随驻”的多元服务体系。
在弗迪电池、亿田等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这种“多侧协同”机制让落地投产耗时缩短近50%,项目负责人直呼“效率超预期”。
融合的力量,还体现在数字化的深度联动上。依托“企业社区警务智管平台”,1420路重点部位监控、12个AI预警模型与无人机“飞巡队”构建起立体巡防网络。去年年底,某企业仓库因电路老化引发烟雾警报,平台秒级推送预警,民警与安保人员5分钟内抵达现场,成功避免一场火灾事故。
“主动增值”打造惠企“暖心巢”
侦破伪造食品问题案件小笼包企业送锦旗
“40万只小笼包出口越南,从报关到物流全程‘绿灯’!”1月26日,嵊州市吉昌荣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忙碌装箱。企业负责人坦言,“出海”底气既源于市场监管局的统筹协调,也得益于公安的增值服务——涉外法律服务驿站提供合同风险审核,海关警务战略协作开通“绿色通道”,甚至连员工涉外法律培训都被纳入“服务包”。
优质的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嵊州公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针对初创企业,提供“开工一件事”清单,涵盖证照联办、安防指导等12项事项;面对成长企业,“共富警长”分级包干,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对于成熟企业,上线“风险AI自测”应用,开展“法治体检”护航合规经营。
线上服务的创新同样亮眼。“企业社区通”平台上线一键组群、一键互动等六大应用场景,整合行政审批、账户解冻、信用修复等7类高频事项,实现“7×24全天候掌上办”。嵊州某科技公司因账户冻结焦头烂额,夜间通过平台提交申请,次日一早便收到民警指导解冻的回复。“就像有个‘云管家’随时待命!”公司负责人点赞。
“源头防控”筑牢安企“防火墙”
今年年初,嵊州市某小笼包公司怀疑有人利用假图伪造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敲诈。前来走访的浦口派出所民警得知此事后,很快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伪造图片向商家敲诈勒索的事实,为企业澄清了事实,保护了名誉,挽回了损失。
涉企案件快速侦破的背后,是多部门协同处置的成果。嵊州公安联合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建立综合研判,联动处置机制,研发推出“消费领域虚假维权法律监督”模型,预警核查各类涉企违法犯罪线索,全方位守护企业安全。
“五诊工作法”
在打击涉企犯罪的同时,嵊州公安还做到涉企隐患前端治理。他们打造纠纷“终结站”,成立“五调联盟”,特邀行业专家、“知产警官”等专业力量,组建金融、合同等特定领域12人的“商调智囊团”,通过“五诊工作法”(坐堂问诊、上门出诊、走访巡诊、专家会诊、定期复诊)滚动排查矛盾,去年化解涉企纠纷107起,化解率达98%。嵊州公安还以“亲清课堂”“企业警校”等载体提升员工法治意识,推动50余家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实现“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