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平安在线 万家灯火乐融融
时间:2025-02-10 22:40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平安是宏大叙事的“天下太平”、是万家灯火的“岁月静好”、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宝贵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初春时节,走进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牧羊湖社区,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整齐停靠的车辆,三三两两的居民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聊天,一幅和谐安宁的画卷映入眼帘。

“以前可不是这样,邻里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现在好了,大家有事好商量,矛盾少了,心情也舒畅了。”谈起社区的变化,居民李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大妈口中的变化,是近年来西塞山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打造“左邻右里”居民协商议事机制,组建群众参与的“平安管家”群防群治队伍,发动全区干部开展“千名干部进千家解千结”等专项行动,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左邻右里”议出和谐邻里情

“小区停车位紧张,建议重新规划停车位”“楼道里堆放杂物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定期清理”……在临江社区“左邻右里”议事站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左邻右里”是西塞山区推行了基层治理新模式。为畅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渠道,西塞山区在各社区、村组打造“网格驿站”“雷锋亭”“快马服务社”等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现有议事场所112个,实现“左邻右里”议事阵地全覆盖。各村、社区定期组织居民围绕社区治理、矛盾纠纷等议题进行协商议事,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24年累计开展群众集中访谈937次,召开协商议事会765场,各级认领事项1740项,办理解决1623项,办结率93.28%。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反映,现在有了‘左邻右里’,大家坐在一起商量,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临江社区居民张大爷高兴地说。

“平安管家”织密社区安全网

在西塞山区,活跃着一支支由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平安管家”队伍,他们提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工作,成为守护社区平安的重要力量。

“我们每天都会在社区里巡逻,家长里短、矛盾纠纷一经发现,我们第一时间上报并参与调解,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陈家湾社区“平安管家”胡阿姨说。

为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西塞山区积极探索“平安管家”等群防群治模式,建立健全积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群众积极参与自治。截至目前已招募管家309人,通过“平安管家”排查收集处置矛盾纠纷信息127条。

“三千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感

“非常感谢你们来看我,关心我的生活,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叶家塘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石爹爹一边拿着政府免费发放的一键呼叫器,一边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小熊啊,我刚炸好的肉丸子可香了,你赶紧来尝尝,不然冷了可不好吃了!”近日,八卦嘴社区网格员又接到金山花园独居老人李婆婆的邀请电话。

春节前,西塞山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家解千结”专项行动,以孤寡老人关爱、重点群体心理疏导为切入口,走访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批暖心、贴心做法,获得了不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自2024年底开展行动以来,全区千余名干部深入网格,摸排65岁以上独居老人1761人,收集社情民意745条,排查突出矛盾纠纷1173件,慰问困难群众3402户,帮助151人解决就业、养老等难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多元化解”筑牢平安根基

“多亏了综治中心组织调解,不然我们两家多年的矛盾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工业园区(河口镇)村民张某和李某因宅基地纠纷多年不和,在西塞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的联合调解下,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西塞山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1+4+N”模式,统筹公检法司和各类专业调解力量,推动法官工作站、晨鹭检察驿站、人民调解组织在镇街综治中心全覆盖,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24年公检法司等相关职能部门部门参与镇街和区级研判协调会216场,全区化解矛盾纠纷6483件,分流化解质效大幅提高。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西塞山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塞山,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